不過楊媽媽心裡還是有些擔心:“袁嬤嬤年齡也不小了,她能行嗎?”

“媽媽怎地忘記了?袁嬤嬤與我娘原本都是南方人,又跟著我娘陪著我爹爹在閔州府過了三年,對南方的氣候再適應不過了。放心,袁嬤嬤如今心裡明白著呢!”王秀英抿了抿唇笑道。

看著裡裡外外忙著收拾的桔兒幾個丫環,楊媽媽指了指桔兒問道:“桔兒一家都在京城,她也是在京中長大的,她也要跟了你去?”

“我本是想留她在京城,只不過她死活要跟了去,我呢,也用慣了她,倒真捨不得將她留在京城,索性就如了她的願。”王秀英看了眼桔兒,臉上的笑意更深。

楊媽媽想想也是,平日裡王秀英總喜歡將桔兒帶在身邊,桔兒本人也是個勤快又機靈的,比起迎春和逐夏更得王秀英重用。

至於落秋看著是個穩重的,只是到王秀英身邊的時日尚短,到底是個什麼心性還有待觀察,如此一想王秀英身邊還真離不得桔兒。

接下來王秀英又對楊媽媽交待了一些事,留了她的信物給楊媽媽,有了這個信物,每月可以直接從王秀英名下的幾家鋪子裡支百兩銀子。

“小姐,這不合適吧,你就不怕我支了銀子跑路?不若將這個信物留給夫人,真有什麼需要用銀子的時候,再從夫人那裡拿了信物支銀子就是了。”楊媽媽看著手中的信物,嗔了王秀英一眼,將信物還給王秀英。

“沒有什麼不合適的!若有什麼緊急情況,媽媽儘管支了銀子來使。”王秀英堅持將信物塞進楊媽媽手裡。

當日傍晚在外面忙碌了一日的方何以回到府裡,也問了王秀英同樣的問題。

王秀英則不以為然地說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楊媽媽對我的心天地可鑑,我若沒點信心都沒有,又豈會留了媽媽在京城?再說了楊媽媽還讓他最寶貝的兒子跟著咱們去了南疆!”

方何以一想也是!

楊媽媽夫婦雖有三個孩子,卻也只得那麼一個兒子,與方何以一般年齡。

另兩個都是女兒,大的是女兒已經嫁人,最小的那個女兒只比王秀英大兩個月。

“聽說那個袁嬤嬤本是你孃的丫環,後來還陪著你娘跟著你爹外放,怎地會成了你的陪房?”方何以有些擔心離了楊媽媽王秀英身邊沒有個靠譜的媽媽跟著,於是問道。

“什麼你娘你爹的!”王秀英先嗔了眼方何以,雖然有責備之意,這一眼卻讓方何以酥了半邊身,伸手抓起王秀英的小手在唇邊摩挲。

王秀英並不抽回自己的手,由著他任意作為,反正最多也就是親親摸摸,既然成了親,總得給他點甜頭吃吃。

方何以見王秀英沒有抽回手,膽子也就大了些,手上稍稍用了勁,就將王秀英抱在了懷裡:“是我錯,是岳父岳母!”

方何以將頭埋在王秀英的脖子間用力嗅了嗅嘆道:“好香!”

坐在方何以腿上,王秀英自不敢亂去,由著方何以像只小狗一般在她的髮間和肩頸處嗅來嗅去:“對了,你今日可見到我大哥了?”

“見到了,大哥說謝謝你,也讓你放心,京城的鋪子和岳母舅子他們,他會替你照看著的。”說到正事,方何以總算從王秀英的肩頸處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