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王秀英內沒出過門,忙於收拾行裝,忙於安排隨行和留守的人。

從長寧伯府跟著她陪嫁到寧國公府來的人在方何以看來並不多,依了方何以的意思,不如讓這些陪嫁來的人一起跟了王秀英去南疆。

這些日子方何以替王秀英普及了不少南疆的常識,讓王秀英很有些想法。

對於隨行的人,也比先前的打算有些不同。

雖說不可能將陪嫁的人全都帶上,卻也差不多。

兩房陪房,留了馬平一家在京城替她管著陪嫁的莊子。

京城的鋪子整合整合全都交給楊媽媽的夫君與冬兒、秋兒兩家照看,袁嬤嬤一家跟著去南疆、

本以為袁嬤嬤一家會有些不樂意,沒想到王秀英只一提,袁嬤嬤就喜笑顏開地應了下來。

後來桔兒私下打聽了一下,方知袁嬤嬤想趁機去南方那麼找找親爹孃和兄弟姐妹。

雖說袁嬤嬤懷了些私心,不過事關親情倫常,王秀英自不會說什麼,更何況袁嬤嬤一家能心甘情願地跟著她走,對王秀英而言就是件好事情,至少省心了。

再說,皇甫明月前天來寧國公府找過王秀英,兩人說了好一會子的話,加之從方何以那裡瞭解到了南疆邊城的情況,更堅決了王秀英帶上袁嬤嬤一家子的打算。

王秀英準備在南疆邊城開些商鋪,袁嬤嬤家的男人原來都是府裡在各個鋪子裡的管事或者二管事的,就算不能完全滿足王秀英對掌櫃的要求,不過總比現找的人要巴實可靠得多。

王秀英不擔心袁家的男人是否擔當得起新鋪子掌櫃的重擔,她首要擔心的是忠實度,只要所用之人對她絕對忠心,她就有信心將人帶出來!

她能讓楊媽媽、秋兒、冬兒的男人成為她生意上的得力助手,就有信心帶起袁家的男人成為她生意場上的新助力。

更何況袁家的男人還是京城的鋪子裡混到了管理、二管事。

王秀英心裡有了主意,又與方何以商量了隨行人數,最終定下了留守與隨行的人員。

十四那日,王秀英將自個兒帶來的陪嫁和兩戶陪房的婆娘一起招來蒹葭苑,將隨行和留守的人進行了最終的安排。

楊媽媽原本一心要跟著王秀英去南疆伺候,沒想到王秀英卻將她留在京城,心裡自然有些憂心:“小姐,老奴跟了你這麼些年,離開你這心裡空落落的,你就讓老奴跟著去吧。”

“京城總要留個信得過的人幫我看著,媽媽是我的奶孃,是我最信任的人。

再說南方氣候潮溼悶熱,媽媽年齡大了,這輩子都未出過京城,我擔心媽媽受不得南方的氣候,更捨不得媽媽跟著我去吃苦。

媽媽就留在京城幫我看著京城的鋪子的莊子,也幫我留意著些我娘和弟弟們的情況。”王秀英知道楊媽媽希望跟著她走的心是絕對的真誠,故而她也沒想著要瞞著自個兒心裡的真實意圖。

王秀英將話說到這個份上,楊媽媽自然不好再說什麼,能有如此貼心的主子,她也只能巴心巴肺地替主子守好京城這一塊,免得王秀英人在南疆心裡還掛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