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兩位,皆乃官宦之後讀書之人,其中有一位剛剛年至十八,卻已經得了舉人功名,若不出意外,下次春閨肯定是要下場的。只要高中,王秀婷嫁進去也就是位官太太了。

最後兩位就有些遠了,一位是篁州知府嫡長子,一位是閔州知府嫡次子。

這些少年郎,無論家世還是少年郎本人,比起族裡替王秀景定的親事,都要勝出良多。

當然王秀婷嫡出的身份擺在那裡,比庶出的王秀景嫁得好,也屬正常。

只不知這份名單送到老夫人手上可會滿意,老夫人又會從中選出誰來?

沈氏心裡有忐忑有不安,王秀英再瞭解不過,可是看著這份名單,王秀英為前世的自個兒不值!

同樣為人母,同樣面對的非親生骨肉,沈氏與林氏的做法大相徑庭。

無論王秀婷從中選誰,只要用心經營,又人家裡為她做後盾,以後的人生不會差到哪裡。

只是王秀婷會乖乖地從中選一個嗎?王秀英表示懷疑。

雖說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長寧伯府的老夫人一向自詡開明,講究個你情我願。

也正如此,才會讓王秀婷的親事變得如此艱難,才會令沈氏如此小心翼翼。

這份名單千好萬好,就算老夫人個個滿意,王秀婷就是不同意,不知老夫人接下來又會如何處置王秀婷的親事?

王秀英拭目以待。

若要王秀英說的話,像王秀婷這樣的,誰家與長寧伯府有仇往誰家送才是最好!

比如宣平伯府就是個很好的去處,反正王秀婷對陳平軒一直都是心心念唸的!

只是這樣的話,王秀英不能說。

於是她乾脆什麼都不說,只面無更夫也將名單交還給沈氏。

沈氏接過王秀英遞回去的名單,觀察著王秀英的臉色,她倒沒逼著王秀英一定要發表意見,卻還是想從王秀英的臉上看出些端倪。

偏偏王秀英心裡如沸騰的開水一般翻滾,臉上卻看不出一絲表情。

沈氏無奈一笑,將名單收了起來,母女倆又說了些閒話,沈氏就讓王秀英回清幽軒,她自個個懷揣著這分名單去了明心堂。

老夫人屏退屋裡圍著她逗趣的丫環婆子,只留了許嬤嬤在屋裡伺候。

“昨夜老爺催促妾身加快給婷姐兒相看的速度,今日我好生琢磨了一番最近相看又對咱們婷姐兒有意的人家,特地擬了份名單,還請母親多多提點。”沈氏從懷裡拿出名單,有些戰戰兢兢地說道。

老夫人挑了挑眉,接過由許嬤嬤轉手遞過來的名單細細看了起來。

沈氏不好一直盯著老夫人看,只爾後瞄老夫人一眼,只是老夫人並沒有給她多餘的表情,看過之後,說了句不痛不癢的話:“你費心了,你且先回去。婷姐兒的事還得慢慢來急不得。”

在沈氏起身準備離開的時候,老夫人又加了一句:“你且先忙好英姐兒的事。”

沈氏不由心頭一喜,如此說來老夫人對這份名單是滿意的,言下之意王秀婷的親事她可以放開不管了?

抬頭看了老夫人一眼,卻什麼都沒看到,只有許嬤嬤對著她微微頷首。

沈氏的腳步頓時輕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