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傷感(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袁雨霏帶著官媒進來,何氏立馬打點起全付精神,與媒婆商量起正事來。
就算如此,袁雨霏還是敏感地察覺到了何氏有些不同。
雖然依然笑容滿面,精神氣卻有些不足,不由疑惑地看向安嬤嬤。
安嬤嬤卻與平時一樣,除了時不時上前倒個茶遞個水,全程都是眼觀鼻鼻觀心。
袁雨霏只能微微搖了搖頭,將心頭的那點疑惑先放在一旁。
國公府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哪個院子裡什麼動靜,遲早還是會知道的。
袁雨霏能夠感覺到,何氏對王秀英的喜愛是發自內心的,因此就算何氏心內有什麼不痛快,也必不會因王秀英而起,只要不是何氏不喜王秀英,袁雨霏覺得也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於是將心思放在聽何氏與媒婆商量的事情上,一來二去,何氏很快與媒婆商量好了上長寧伯府說親的日子。
最近的吉日就在兩日後,六月一十八,宜納彩、訂婚、嫁娶,是個很不錯的日子。
商量好日子,就該準備上門的禮物,媒婆道:“既然你們兩府是有意結親,第一次上門的禮可輕可重。
禮輕自有禮輕的說法,禮輕情誼重嘛。禮重些則更能表示貴府對姑娘的看重。”
雖說何氏都已經嫁過一個女兒娶過一房兒媳,但是方何笙與袁雨霏訂親的時候,何氏人在南疆,全是府裡其他人代為操持的。
而大女兒嫁在南疆,那邊的風俗與京城大相徑庭,因此嚴格說起來何氏這是第一次在京城親自操持兒女親事。
這會子何氏有些後悔沒向沈夫人袁氏討些經驗,這些事袁氏卻是拿手得很,不過這會子再後悔也遲了,總不好為了這事兒跑去沈府,麻煩袁氏。
好在做媒婆的哪個不是見得多識得廣,問她也是一樣,於是何氏笑道:“自然是要按重的來。不知這重的又是如何個章程?”
媒婆略頓了頓,看出何氏是真心求教,也就不謙虛地一一道來:“無論輕與重,一對活雁不可少。
其他的,或可備上羊、香草、鹿,取其吉祥,以寓祝頌之意。
或備上膠、漆、合歡鈴、鴛鴦、鳳凰等以象徵夫婦好合之意。
還可取各物的優點美德以激勵勸勉夫婦,如蒲葦、卷柏、舍利獸、受福獸、魚、雁、九子婦等。
當然除了一對活雁必備之外,其他的看著辦即可,輕重都在不言中。”
媒婆這一出口,讓何氏覺得其他的東西就算全用上,寧國公府大約也能在短時間內找齊,可這活雁卻不知該從哪裡去找。
大約看出何氏臉上的為難,媒婆又道:“活雁當然是公子自個兒獵得最能表達心意,若實在無處可獵,老婆子倒也以告訴何處有售。”
正說到此,威武堂外傳來了嘈雜的聲音,其中還有如同鴨子叫的“嘎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