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琴姐兒都說了些啥?”王義凡的話勾起老夫人的好奇。

“聰明知理,還經常帶些她不曾見過不曾吃過的小零嘴兒。”王義凡帶著笑意看著王秀英回答了老夫人的問題。

小小年紀的王秀英的確當得起聰明知理這四個字。

可是別人都未曾見過吃過的零嘴兒,這是什麼鬼?

前面那四個字,老夫人沒怎麼過心就放過去了,後面那個零嘴兒,老夫人聽了之後就有些想多了。

長寧伯府的少爺小姐一切吃穿用度都是從公中出,除此之外自然都是有份例銀子的。

像王秀英這麼大的小人兒一個月的月例銀子不算多,也有二兩。

王子瑋是男丁,雖然比王秀英小月例銀子卻比王秀英要多出一兩。

伯府的姨娘月例銀子比其他府裡的姨娘要高出許多,每人每月有五兩銀子。

這樣算下來,清幽軒裡這娘仨加一起一個月也有十兩,放在外面足夠一箇中等人家過上大半年。

不過在侯府卻也不算太富裕,畢竟有些事是不能從公中出的。

比如想加個菜,就得自個兒拿了銀子去廚房另做。

比如院子裡要額外新增些花花草草,也是需要自個兒拿銀子另外接辦的。

比如院子裡伺候的婢子伺候的精心了,做主子的總要打個賞吧,這打賞的銀子也得從月例銀子裡出。

如此一來,王秀英哪裡來的銀子去買零嘴兒,而且還是四房的姐兒都不曾吃過的零嘴兒。

沈氏早就沒了孃家,剛剛尋到的靠山要麼沒在京都要麼還沒開始走動起來,自然也不會有人給他們送零嘴,那麼王秀英的零嘴兒又是哪裡來的?

難道是老二私下搗騰回來的?

老夫人的眼中閃過懷疑和濃濃的猜忌,不但王秀英看得一清二楚,連楊媽媽也感覺到了,王義凡自然也看出來了,不由心裡嘆息,老夫人表面上看對二哥疼寵有加,事實上依然是處處謹慎哪!

到底不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就算一出生就養在跟前又如何,他不過這樣小小地挑了句話,這不就懷疑上了!

這也怨不得王義凡,王義凡那幾句話的確存了一石二鳥的心思,只是沒想到不過只那麼一挑,老夫人就露出真心思了。

這麼些年來,他還當老夫人真的將二哥當兒子呢!

不過若能問到王秀英那些讓王秀琴讚不絕口的吃食的出處,卻也不算他存心挑事兒,他總歸也是為了給府裡增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