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就算是老夫人的侄孫,年齡也不算大,又有王子堯帶著,卻也不好在長寧伯內院橫衝直撞,更不好直接衝進清幽軒找王秀英。

王秀英有心躲避,只要幾個兄弟休沐的日子,除了一早去明心堂請安,必定以休養為由窩在清幽軒內不出。

如此一次兩次,休沐的日子無法見到王秀英,陳平軒只得趁下學的時候,找各種藉口跟著王子堯來長寧伯府,只可惜結果還是一樣。

反倒因為陳平軒來長寧伯府的次數多了,不但引起了老夫人的警惕,也引得彭氏的不滿。

為了拖住陳平軒的後退,彭氏以全方位培養陳平軒為由,與宣平侯世子商量以後,求得宣平侯爺應允,給陳平軒請了個住家的先生,給陳平軒開起了小灶。

理由自然十分冠冕堂皇,且還是套用了陳平軒自己的話。

當日因為陳平軒的緣故導致王秀英受傷,彭氏代表宣平侯府到長寧伯府之歉並探望。

陳平軒為了達到跟著彭氏去長寧伯府探望王秀英的目的,曾經信誓旦旦地說過諸如學裡先生教的東西太簡單,就算十天半個月不去學裡,他也能跟得上進度之類的話。

既如此,為了陳平軒的前程,也為了讓宣平侯府擺脫頹勢,在學院先生授課的基礎上再給陳平軒加碼實乃勢在必行之舉。

陳平軒完全沒有想到,一時的信口之言,會成了日後的緊箍咒,卻已經悔之晚矣。

好在陳平軒知道進了九月,很快就是王秀穎及笄慶生,宣平侯府作為長寧伯府老夫人的孃家必定在邀請之列,倒也讓他實實在在地安心聽了幾天新請先生的課。

這位先生倒是個有才的,只是一直來考運不佳,止步於中舉。

此後每每大比之年,總會出現讓他無法參加大比的事。

先是家中長輩去世,後是自身出現病痛,幾次下來不但年齡熬大了,家庭經濟也漸漸出現了問題,於是參加科舉的心也慢慢淡了。

為了生計索性在家鄉收了幾個有前途的孩子,教學之餘倒是安心做起了學問,幾年下來不但學問精進,也讓他教出幾個舉子進士。

雖遠沒到桃李滿天下的地步,在家鄉倒也才了名士,也入了宣平侯的眼。

有才的先生很多,偏偏這位先生入了宣平侯的眼,原因其實很簡單,先生的家鄉正是宣平侯的祖籍,且這位先生與宣平侯世子還是堂兄弟,只是已經出了五服。

得知兒子媳婦的意思,也是看陳平軒這個孫子的確值得培養,於是宣平侯特地從祖籍將這位出了五服的堂侄子接進了府,讓他專門教導陳平軒。

各種原因加在一起,陳平軒已經快有一月沒見著王秀英了。

許久沒見到王秀英,今日一進長寧伯府,陳平軒就到處尋找王秀英的身影,等到王秀英牽著王子瑋的小手進入視線,他的眼睛幾乎就粘在了王秀英的身上。

也幸虧兩個年齡都還小,王秀英身邊還有個王子瑋,若不然還不知被人如何說嘴呢。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