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如芒在背的目光(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時賢王正率領數百親衛飛速趕赴北地的篁州,千斤重擔在肩完全無暇顧及京都的王秀穎,慶幸的是當日出京之前,唯恐有所耽誤將及笄禮物提前送了出去。
按照當初出京前的計劃,他完全應該趕得及回京參加王秀穎的及笄禮,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他帶著親衛辦完事兒往回路的時候,迎面遇到了那個只比他小兩歲的當今聖上派出的特使,特使帶著聖上的密旨,令他即刻趕往北地的篁州。
那裡因乾旱導致蝗災幾乎顆粒無收,目前民不聊生,已有小規模的暴動事件發生。
為防止事態進一步發展,聖上考慮再三,又聯合內閣和兵部、戶部進行了緊急磋商,方決定將賑災並安撫民心的擔子交給正在隨州的賢王。
聖上派賢王去篁州,一為賑災,二為肅清當地的貪官汙吏,三為了在適當的時候鎮壓當地的暴動,這三項無論哪一項,賢王都是最佳人選。
賢王這次之所以去封地隨州,也是因為接到封地屬官關於隨州部分地區出現乾旱減收的信報,才會急急出京趕往封地體察民情安撫民心。
到了隨州賢王帶著屬官馬不停蹄地各處巡察,所幸隨州的災情並不算特別嚴重,最後該減免的減免,該放糧的放糧,沒用多少時間就安撫妥隨州一地的災民。
這些日子,除去吃飯睡覺,賢王幾乎全身心撲在了公務上,只希望早些處理妥當封地事務趕回京都參加王秀穎的及笄禮。
一番操勞之下,賢王總算踏上回程,算時間趕回京都參加王秀穎的及笄禮還綽綽有餘。
只可惜離開隨州的第三天,賢王就被人堵在了路上,篁州情勢危急,聖上的密令賢王即刻前去篁州代天巡視安撫民心。
收到這幾乎八百里的急件,賢王就算再是有心也只能無奈轉去篁州。
京城、隨州、篁州呈三角之勢,京城在大域境內居中略偏東,篁州在大域國北地,隨州則在西南方位。
若聖上的急件再遲一天送到,賢王就得多走一天的冤枉路,現在只需轉個方向而已,若是急行軍,此刻賢王所處之地再行兩日即可到達篁州。
災情嚴重,民心動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動搖車本,賢王收到密旨自然一時都不敢耽擱。
與隨行幕僚們經過短暫商議,賢王決定即可兵分兩路,一路轉回隨州調應急糧,一路揚鞭直奔篁州。
且不說賢王北地之行是否順利,只說長寧伯府王秀穎的及笄禮。
王秀穎的及笄禮後自然是慶生宴,請柬發得並不多,得到請柬的都是一些姻親,因此慶生宴雖置辦的桌數不多,氣氛卻熱烈而歡快。
不過對於王秀英而言,卻有一種如坐針氈的感覺。
陳平軒看向她的目光絲毫不加掩飾,令她如芒在背。
若不是為了照顧王子瑋,王秀英只怕沒開宴就託詞先行告退了。
自從上次彭氏帶著陳平軒過府來送什麼陪罪禮,此後陳平軒跟著王子堯又來過幾次長平伯府,不過都沒能見到王秀英。
倒不是陳平軒沒機會進內院,他作為長寧伯府老夫人孃家的侄孫,每次過府來必進內院給老夫人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