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璉的意見李璟聽了,沒有立刻做出決定,他依舊在思考,大唐文學昌盛,佛教繁榮發展,朝廷不少達官貴人都信仰佛教,如果按照楊璉的辦法,必然會得罪不少人,這是李璟不願意的。

可是要怎樣才能開源,擴大朝廷的收入,李璟始終沒有一個好主意。其他的辦法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數月的時間,根本難以解渴。楊璉也不在意,既然天子不願意採納,他才不會去強求。

在金陵住了半個月,有訊息傳來了,蜀國出動了三百多艘大小不一的戰艦,圍攻南平國,南平國地勢狹小,所轄不過荊、歸、峽三州,國君高保融抵抗了一陣之後,趕緊派人趕往開封,向宗主國大周求救。

江陵是荊州重鎮,地位不亞於襄陽,如今襄陽在大周掌控下,如果江陵落入蜀國之手,楚地與大周的聯絡就會被割斷,這對於郭威來說,是無法忍受的。可是大周連連經歷戰事,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糧食的缺口很大,不能再動兵了。

這時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戰事或在繼續進行,或剛剛結束,各方勢力的糧食缺口都很大,而且就算有糧食,無論是蜀國還是大唐,都會嚴密封鎖邊疆,嚴禁糧食流出。

在這種情況下,郭威一邊派人安撫高保融的使者,表示南平是大周的屬國,大週一定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南平滅亡,郭威下令,關中積極囤積糧食,準備攻打蜀國,同時,襄陽方面,準備派出一支五千人的軍隊,支援江陵,這部分士兵的糧草供應,全部由高保融負責。

“這還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楊府裡,楊璉感嘆了一聲,不管怎樣,蜀國對於楊璉來說,是糧倉,如果蜀地連連出兵,那勢必糧食消耗很大,大唐就無法從蜀國購買糧食。不過高保融佔據了長江中游,盡做些打家劫舍的事情,哪裡像一個國王?蜀國打他,是正確的。

周國表態的訊息傳入大唐,對此朝廷議論紛紛,有人主張支援蜀國,畢竟天下諸國中,大周實力最強,大唐的敵人不是蜀國,而是大周。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蜀國也是大唐的朋友。

簡單的軍事會議上,面對群臣這樣的意見,李璟搖頭拒絕了,他不是不想,而是糧食錢帛嚴重不足,打仗,沒有錢沒有糧食沒有甲冑怎麼能行?士兵們不可能餓著肚子去打仗呀。

楊璉也沒有好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唐缺糧,楊璉又不是道士,能撒豆成米,解除大唐的糧食危機。會議商議了足足三日,最終決定讓毗鄰鄂州節度使作出一定反應,屯兵邊境,名義上是為了防止亂兵進入鄂州,實際上待機而動。

商談了此事之後,楊璉又與天子閒聊了一會,這才起身告辭。走出皇城,正是申時,太陽照在身上,暖意盎然。楊璉走在街上,想了想,撥馬去了柳巷,柳巷以遍地的柳樹聞名,故此柳巷。柳巷裡多是金銀首飾,楊璉想要買幾件送人。

走近柳巷,人來人往,唐人還算十分富裕。楊璉牽著戰馬,信步在街道上走著,一間首飾店裡,一個男子走了出來,看見楊璉,笑道:“這位公子,是要買些什麼呢?小人這裡應有盡有,不妨進來看一看。”

楊璉點點頭,把戰馬栓在樹上,走了浸去,這家首飾店倒是挺大,裡面擺滿了各種首飾,有的充滿了西域風情,楊璉慢慢在櫃檯前踱步,看了半響,選中了幾件首飾,吩咐店小二把東西包起來。

“多少錢?”楊璉問道。

“公子,不要錢。”店小二笑道。

楊璉不由一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人為什麼不要錢?楊璉思考間,一名男子從首飾店樓上緩步走了下來。這人身著華麗的絲綢,一看就是有錢人。

“楊節度,不,應該說吳侯,別來無恙?”說話的口音明顯不是金陵人,而是帶著巴蜀一帶的口音。

楊璉仔細地看著他,不由笑道:“原來是費兄,你我有兩年沒有見了吧?”

“事情繁多,根本無法抽身呀,還望吳侯見諒。”費雲山來到楊璉身邊,拱手施禮。

楊璉頗有深意地道:“還真是巧,我剛剛進店,費兄就出現了。”

費雲山哈哈大笑了起來,道:“實不相瞞,這家店是小弟所開。”

楊璉點點頭,沒有再詢問,不管這家店的建立處於什麼目的,至少對於楊璉來說,一切還在控制中。

“吳侯,請上樓,小弟有事要拜託吳侯。”費雲山作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楊璉答應了,兩人並肩而立,走上了三樓,三樓的一間雅閣裡,一名身形比較小的侍女端了茶水、點心上來,然後躬身退下。

“早在巴蜀之時,便聽說大唐對吳越用兵,想不到這一次過來,就聽見吳侯的喜訊,當真是可喜可賀。吳侯,就讓小弟以茶代酒,恭賀吳侯立下大功,成為大唐駙馬。”費雲山說著,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楊璉也端起茶水喝了,道:“多謝費兄。”

費雲山咳嗽了一聲,道:“吳侯,如今天下大勢逐漸明朗,爭霸形勢越來越激烈。吳越國滅之後,南方大唐即將一家獨大,敢問吳侯,日後將要何去何從?”

楊璉笑了起來,知道費雲山這是在試探他,道:“費兄說笑了,我不過一個臣子,天下要如何決策,還要看當今天子。”

費雲山搖搖頭,道:“吳侯這就不是真心話了,大唐天子對吳越信任有加,怎麼可能不知道天子的想法?”

“如今天下板蕩,四方群雄逐鹿並起,能否統一天下,不是光靠雄心壯志就能成功的。運氣、實力都必不可少。”楊璉說道。

這時小菜陸續端了上來,兩人一邊吃一邊聊著。

楊璉其實早就猜到費雲山在這裡出現的目的,他希望大唐能夠給予蜀國一定幫助,或者牽制周國的兵馬,使郭威不能救援南平,作為報答,蜀國願意拿出五十萬石糧食作為酬謝,同時,若是大唐出兵,蜀國願意負擔軍糧。當然了,費雲山也不傻,唐軍想要得到糧食,就不能光是做做樣子,一定要正式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