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璉能掌握的情況也就這樣,他並不知道,在高行周退下之後,劉知遠和李皇后還有一番對話。

劉知遠其實也知道此事不對勁,楊邠雖然掛著樞密使一職,雖說掌管著兵權,但實際上他只是一個文人,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造反的機率很低。再說就算楊邠要造反,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在尚書府造反,並且提前暴露出身份,這不是傻嗎?

雖然心中如同明鏡一般,但劉知遠清楚,事情已經釀成,而且高行周是奉命而行,所以這個結果劉知遠只能往嘴裡咽。這時候他需要安撫高氏父子,不然那些禁衛軍士兵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劉知遠與李皇后商量了一番之後,立刻找來了蘇逢吉,宣佈立二皇子劉承祐為太子,即日起開始學習處理軍政大小事情。

這個訊息楊璉是在次日得到的,得到訊息之後,楊璉先去拜訪了二皇子劉承祐,他帶去不少賀禮。劉承祐很是開心,這一次順利成為儲君,楊璉立功不小,因此很是客氣地招待著楊璉。

楊璉千般叮囑,要劉承祐將此事閉口不說,此事一定要爛在肚裡,不然日後對劉承祐的帝位會有威脅。劉承祐雖然頑皮,但也知道此事的重要,連連點頭,表示一定守口如瓶。

楊璉在劉承祐府上吃了午飯之後,便在街上轉悠,確定沒有人盯梢之後,這才去找曾憶齡。

“楊邠、王章兩家人五百多人,居然一日之間,全被殺了,這開封城內,當真是血流成河,怨氣沖天啊。”曾憶齡知道是楊璉設計,雖說她知道這符合楊璉的利益,但心中難免有些怨言。

楊璉知道曾憶齡心頭有些堵,畢竟是一個女子,心比較軟一些。楊璉也不是解釋,心中卻在想著,如果真有怨氣,恐怕那坐在金陵城中金鑾殿上的人,早就死了多少次了。

曾憶齡見楊璉不說話,免不了冷哼了一聲,坐在凳子上,一臉鬱郁。

楊璉有些不明白曾憶齡到底在想些啥,心中微微一笑,也就揭過了,低聲說起事情來。這一次,楊璉要做的,是另一筆大買賣,聽得曾憶齡是花容失色,不由得對楊璉又有了新的認識。

“你,你確定要這麼做?”曾憶齡問道。

“無毒不丈夫。”楊璉淡淡一笑,成王敗寇,這個道理最淺顯不過。想那歷史上,後來赫赫有名的李後主,江山沒了不說,還被人戴了綠帽子,就算有人罵趙匡義又能怎樣,也不能改變李後主失敗的事實。

曾憶齡咬著嘴唇,有些猶豫。她選擇與楊璉合作,無非是為了報仇,可是她恨的是李昪,然後遷怒於他的後人,李璟、李弘冀等人都是她想要殺死的物件,可是對於別人,她反而沒有殺意。

楊璉見她不說話,便問道:“怎麼,這件事實施有難度?”

曾憶齡搖搖頭,道:“此事要實施,有七八成把握,只是這漢國已經夠亂了,還要如此,恐怕漢國命不久矣。”

“那也不至於,只要小心一些,漢國至少還有兩三年的活頭,而這兩三年,足夠我們實施下一步的目標了。這一次在漢國立下如此功勞,我想回到金陵之後,李璟必然會重重賞賜,就算不成一方節度使,至少也能掌握禁軍的兵權,再有齊王相助,在這兩三年之內,我一定幫助你報仇雪恨。”楊璉說到。

曾憶齡哼了一聲,道:“你別忘記了,你也要報仇。”

楊璉淡淡一笑,道:“你錯了,李昪父子雖然夠討厭,但在我的心中,卻不是最後的目標。”

曾憶齡白了楊璉一眼,淡淡的道:“我只想報仇,你要爭霸天下,可與我無關。既然你如此肯定,那麼這一次,我聽你的話。你要什麼時候動手。”

楊璉掐指算了算,道:“就在這五六日內,漢國那些不知緣由的臣子必定會紛紛上書,要求嚴查楊邠、王章被滿門抄斬一事,這段日子,劉知遠肯定是火燒眉毛,心急如焚。這個時候,就是最佳的時機,也不容易引起人們懷疑。”

曾憶齡點點頭,站起身來,做出一個送客的姿勢,道:“那麼七日後,等我的好訊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