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又是大火(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璉也不介意,知道李平畢竟是文人,更不知道這一次楊璉的計劃,他的擔心是正常的。楊璉把李平拉到高塔邊上,指著隱約可見的吳越軍旗幟,道:“李侍郎,你看,錢文奉已經入城了。”
李平詫異地看了楊璉一眼,見他如此沉著,心中奇怪,道:“楊節度,錢文奉已經攻入餘杭,自然是要駐紮進來。”
楊璉見他帶著驚慌、不悅,便道:“李侍郎放心,錢文奉進來了,就中了本節度的計謀,破敵就在今夜了。”
李平仔細地打量著楊璉,見他不像作假,便疑惑地道:“楊節度,計將安出?”
話音剛落,前方逐漸亮了起來,原來是吳越軍點亮了火把,準備夜攻了,看來錢文奉也知道他不能再等待,雙方巷戰越久,情況就越難揣摩,情形更加詭異,最後的結果說不準。
很快,吳越軍舉著火把,緩緩前進,楊璉站在高處,只能看見火把移動,前方亮亮的一片,印入眼簾,居然有些疼痛。
李平變了臉色,道:“楊節度,有什麼計謀快使出來吧,吳越軍已經開始進攻了。”
楊璉笑了笑,安慰著李平,道:“李侍郎稍安勿躁。”說著,吩咐親兵點燃了三道火把。
高塔上的三道火把非常顯眼,遠在城樓的錢文奉也看見了,他眯起眼睛仔細打量了一番,道:“趙將軍,你說那裡便是楊璉的指揮所?”
趙承泰點點頭,道:“正是,今日我曾幾度攻擊,但唐軍防備十分森嚴,末將未曾得手。”
“那裡是楊璉的指揮所,防備森嚴是在情理之中。如今我軍大舉進攻,趙將軍,攻擊唐軍指揮所的重任就交給你了。”錢文奉知道,先捉住楊璉,唐軍的計劃就會夭折,趙承泰是吳越少有的猛將,這個重任只能交給他。
趙承泰點點頭,道:“錢節度放心,末將一定生擒楊璉回來!”說著,他看了一眼精心挑選出來的一百多名壯士,喝道:“走,跟本將來,務必要一戰擒獲楊璉,揚吳越國威!”
壯士們都齊聲大喝,跟著趙承泰摸向楊璉的指揮所,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們沒有點亮火把,而是藉著月色前行,與此同時,唐軍也接到楊璉訊號,五十多名士兵站在水門處,開始脫衣。
衣服脫掉之後,士兵們跳入水中,扶著簡易的木筏前行,在木筏上,擺放著許多瓦罐,瓦罐裡都裝滿了火油。士兵們快速進入了護城河,沿著護城河傾倒火油,火油較輕,很快就浮在水面上。
唐軍士兵足足用了一頓飯的功夫才把瓦罐裡火油都傾倒在護城河中,然後迅速上岸。又用木頭堵住了水門口,以防止火油倒灌入城。這時候,吳越軍的已經攻到唐軍防線,箭如雨下,黑夜中他們看不真切,只是胡亂射擊,密集的箭羽還是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兩軍士兵的慘叫聲此起彼伏,綿綿不絕。
這一頓飯的功夫令李平如坐針氈,他不停走來走去,看著四周,城中火把越來越多,意味著吳越軍越來越多,他還年輕,不想死,因此很是焦急。
“楊節度,還不能開始嗎?”李平問道。
“李侍郎,時間就要到了,很快你就能看到一場好戲!”楊璉說道。
話音剛落,餘杭城內的一條水門,唐軍士兵點燃了火油,火油迅速蔓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竄,護城河在短短的半頓飯的時間內,徹底地點燃了。
火勢很大,整個餘杭城看起來如同沐浴在火海中,火光映紅了楊璉的臉,也映紅了李平的臉。
李平詫異地看了一眼楊璉,聲音有些顫抖,道:“楊節度,這就是你的計劃?”李平十分擔心,這場大火會不會在城中燃燒?如果是那樣,整個餘杭都會被焚燬,他將要逃到哪裡?
“這只是計劃的一部分。”楊璉依舊沉著冷靜,指著前方,道:“不用擔心,本將已經早有準備,火勢只會在護城河四周燃燒。”楊璉的火油已經不多,這一次全部都用了,頂多只能燒兩個時辰,但這就足夠了,兩個時辰的時間,足以改變戰場的態勢。
李平深深呼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內心,這才道:“楊節度,護城河雖然燃燒,卻不能打擊吳越軍的攻勢,若是他們拼命,這場戰局還是凶多吉少。”
楊璉目光炯炯,道:“狹路相逢勇者勝,如今就看誰更勇敢了。”
護城河火起,站在城樓上的錢文奉感受到熊熊的火意,不由多走了幾步,到了內城牆的一側。
吳延福只覺得眼睛都快要被亮瞎了,火勢很大,火焰帶來巨大的熱量,烤得他有些吃守不住。
吳程抿抿嘴,道:“錢節度,你看,楊璉使用火攻了。”他還是有些不滿,如果錢文奉早用他的計謀,唐軍早就被烤成燒雞了,毀了一個餘杭城,滅了入侵的唐軍,救了吳越國,在他看來,還是很划算的。
錢文奉半響沒有說話,他在沉思著,楊璉燒了護城河,實際沒有多大的作用,無非隔斷了城內外的聯絡,外面人的進不來,裡面的人出不去。這一點,錢文奉不擔心,因為他率領了大部分的軍隊進來,實力不弱,就算援軍進不來,他也不懼怕唐軍。再說了,這些大火能燃燒多久?一旦火滅,吳越軍援軍還是能進入城中的嘛。
可是,楊璉作為一個南征北戰的將領,曾經殺死了吳越國的名將鮑修讓,證明他不是一個笨蛋,他這麼做,一定有深意,可是,深意是什麼?楊璉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錢文奉想了半響,始終沒有想明白,而這個時候,吳越軍已經與唐軍短兵相接,雙方悍不畏死地廝殺在一起。護城河的大火對吳越軍造成了一定影響,因為他們並不清楚外面發生了什麼情況,反觀唐軍,由於楊璉事先的部署,他們要冷靜得多。
護城河的大火幾乎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了,這給了趙承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他能比較清晰地觀察地形,直奔楊璉的指揮所。一路上,趙承泰與唐軍發生了七八次戰鬥,他多半是一觸即走,他不想纏鬥,擒賊先擒王,他的目標是楊璉。
至於大火,久經沙場的趙承泰並不擔心,楊璉總不會把自己也燒死吧!
經過一番廝殺後,趙承泰身邊的一百人已經損失了部分,只有七十多人跟著他。趙承泰仔細觀察了一番局勢,他發現,離高塔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