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2/2頁)
章節報錯
“本節度要擋你,你又能如何?”這時,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在親兵的擁簇下,楊璉騎著高頭大馬緩緩走了過來。
周弘祚瞳孔猛烈收縮,是楊璉。他來的好快,周弘祚心中想著,皮笑肉不笑的道:“楊節度最近春風得意,可是這春風中,帶帶著寒意,楊節度可要小心天氣變幻無常,注意身體呀。”
楊璉慢慢走了過來,朝著朱琦微微點頭。朱琦退下,楊璉笑道:“原來是周節度,失敬失敬!本節度已經拿下餘杭,多謝周節度的援助。”楊璉說著的時候,拱拱手,又道:“周節度可以請回了。”
周弘祚知道楊璉不想太過於撕破臉皮,所以才會說的比較客氣,但他有心試一試楊璉究竟是什麼態度,便道:“楊節度,本將一路奔波,尚未撈到什麼好處,楊節度就要趕人走,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吧。”
“周節度如此收穫,還不足夠嗎?”楊璉伸手一指周弘祚的戰馬,馬尾巴上,掛著七八顆人頭,而且都是青壯年漢子的頭顱,很顯然,這是周弘祚為了博取功勞,準備用這些百姓的頭顱假冒吳越士兵。
周弘祚老臉微微一紅雖說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但被楊璉發現,令他有一種小偷被人發現的感覺。周弘祚咳嗽了一聲,道:“身為士兵,這點頭顱自然不算什麼,楊節度莫非不想多殺敵人,為國效力嗎?”
楊璉丹丹一笑,道:“本節度南征北戰,就是要為大唐開疆拓土,可是,攻佔吳越國,土地倒是其次,攻心才是良策,周節度不妨轉告周司徒,若是殺戮太甚,恐怕適得其反。”
周弘祚哼了兩聲,道:“這麼說來,楊節度是想要教訓周司徒?”
“不敢,周司徒是國之柱石,楊某哪裡比得上週司徒?再說周司徒年輕時候征戰四方,楊某不過是小輩,豈敢對周司徒指手畫腳?周節度可不能亂說,壞了本節度與周司徒的關係呀。”楊璉說的一本正經。
周弘祚心中冷笑了一聲,心想你與周司徒的關係,金陵城都知道,何必在這裡假惺惺?當下便道:“楊節度拿下餘杭,確實是可喜可賀的事情,餘杭乃是魚米之鄉,想來府庫中囤積的糧食財富都不少。”
“很可惜,都被吳越人早早帶走了。”楊璉搖搖頭,他知道周弘祚是要好處,楊璉自然不會給他,再說餘杭的糧食、錢帛的確已經被錢弘俶早早撥走,所以餘杭城才會如此不設防。
周弘祚也意料到楊璉不會交出財物,換做是他,他也不會拿出來呀。當即又道:“楊節度,如今周司徒缺糧,不知楊節度能否支援一些?日後我等必有重謝。”
楊璉見他說得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便擺擺手,道:“本節度與周司徒都是為國效力,如今攻打杭州在即,既然周司徒缺糧,要節度使賙濟一二,也是可以的。不過,準備糧食總要一些時日,周節度可稍待,楊某派人把糧食送過去。”
周弘祚有些詫異地看了楊璉一眼,心想他為何這麼好說話?這不符合常理啊。話既然說到這個份上,周弘祚只得拱拱手,轉身告辭。
楊璉注視著周弘祚離去的背影,不由摸了摸下顎的短鬚,周弘祚此來,固然是想要搶功,但是他的這番話,究竟是出自於他的想法,還是周宗的授意?這對於楊璉來說,很是重要。
“楊節度,你真的要給他糧食?”目送周弘祚一行離開之後,朱琦忍不住問道。
楊璉哈哈一笑,也不回答,吩咐了朱琦幾句,朱琦領命離開,餘杭四處城門被關閉了起來,唐兵在街道上巡邏,維護秩序,天色黑了之後,楊璉加派了人手巡邏,嚴防有人作亂。
“楊璉這個人,雖然老夫覺得他身份可疑,但今日這一點,還是做得極好的。”大營裡,周宗聽完了周弘祚的述說,忍不住說道。
周弘祚一愣,他有些被搞糊塗了,難道說周司徒要支援楊璉?便帶著疑問,道:“周司徒,你的意思是?”
“非也,非也!”周宗搖搖頭,見周弘祚依舊不解,便解釋了起來。周宗派兵屠殺吳越國百姓,是有深意在其中,他想要透過殺,令吳越君臣喪膽,但就他本心而言,還是比較關心民間疾苦的,所以這種殺戮,是相對於吳越人而言。
楊璉制止,證明他看到了另一點,那就是平定吳越國,攻心為上。不管什麼時代,想要長久佔據一地,就要擁有民心,不然,就會面臨無休止的叛亂。西北、西南乃至於東北的異族為何叛亂頻仍?就因為他們的心不屬於華夏。
吳越國的情況大同小異,吳越國與大唐交戰多年,彼此有很深的敵意,楊璉這樣做,可以穩定局勢,但這需要長時間的安撫,在周宗看來,這種安撫需要在平定了吳越國之後再實施,所以現在殺戮,是最好的辦法。
只有殺得吳越人害怕,他們才會老實,才會接受大唐的統治,大唐才能實施安撫,所以,周宗覺得楊璉還是年輕了一些,沒有看透其中的利益關係,或許是因為他沒有經歷過一些事情吧。
“周司徒,如今楊璉已經佔據了餘杭,該怎麼辦?”周弘祚問道。
周宗眯起眼睛仔細想了想,這才道:“楊璉已經佔據了海上的優勢,如今他攻打餘杭,表明了他想打攻打杭州。既然他有這個心思,老夫就不急,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等他打的差不多了,老夫再揮師攻打杭州!”
“周司徒妙計,末將佩服!”周弘祚笑了笑,不動聲色地拍了一記馬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