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邊吃酒,一邊商量著事情,周弘祚建議,若是楊璉不敢來,不妨上書一封,彈劾楊璉。這很合周宗的意思,兩人不由哈哈大笑了起來。

餘杭城,楊璉正在聽著朱琦的報告,經過這幾日的觀察,住在大營裡的百姓成分複雜。大部分的百姓是真正的百姓,但是另外有兩批人,多半是壯漢,他們時常聚在一起,不知道商量著什麼。

楊璉讓朱琦繼續加強監視,或許這些人可以利用。

兩人說話的時候,一名親兵帶著周宗的使者過來了。使者倒是非常客氣地衝著楊璉失禮,道:“卑職奉命周司徒之命,送書信給楊節度。”說著,從懷裡掏出了一封書信。

朱琦接過了書信,抽出了信箋,開啟了,見沒有異狀,這才遞給了楊璉,如今非常時期,總要小心的好。

楊璉仔細看了看,收起了書信,道:“你轉告周司徒,本節度事務繁忙,抽不出空,若是周司徒想要共商攻打杭州大計,周司徒不妨來餘杭城一趟,本節度一定好酒好肉招待。”

使者一愣,道:“楊節度,這……”

“怎麼,本節度說的話不算話?”楊璉沉聲問道。

使者一愣,見楊璉言語之間,殺氣騰騰,頓時後退了兩步,道:“卑、卑職明白。”說著,不等楊璉回話,低著頭匆匆走了。

“哼!”楊璉冷哼了一聲,把注意力放在了地圖上,周宗的事情,他壓根不關心。

唐軍節節勝利,兵鋒直抵杭州,訊息傳到金陵,李璟心情大悅。這段時日,大唐的局勢是相對糟糕的,除了吳越國戰事,北方的大周國在邊境兵馬調動頻繁,似乎有南下之意,但大週一直沒有異動,讓李璟稍稍安心。

北方戰事不提,南方的南漢北上,試圖攻佔大唐的土地,而另一邊,楚地被馬氏舊部收復,雖說馬希崇被送入大唐,但實際上楚地已經不復大唐所有,幸虧佔據了楚地的劉言沒有他意,只是想要佔據楚地自立。如今大唐四處烽煙,既然劉言沒有進攻的意思,李璟也就暫時不理劉言。

不過楚地的失利令李璟十分鬱悶,一連好幾日都沒有恢復過來,幸虧吳越國的戰事順利,李璟的心情這才好了許多。

若是佔據了吳越國的豐腴之地,遠遠比楚地好太多,金陵也就安穩了許多,宣州、常州一帶的重兵便可以轉移到邊疆,為大唐開疆拓土。

“皇兄,如今吳越國的戰事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鍵時刻,楊璉可是立功不小啊。”齊王李景遂說道,他臉上冒著紅光,楊璉是準女婿,如今他立下功勞,李景遂也覺得臉上有光。

“呵呵,楊璉立下大功,朕自然不會虧待他。”李璟說著端起茶水抿了一口,又道:“不過,如今周國在邊境虎視眈眈,似乎有南下之意,吳越國的戰事越早解決,大唐便能騰出手來,休養生息。”

李景遂道:“皇兄,如今周司徒、楊璉兵臨杭州,吳越國必定軍民惶恐,想要攻打這一座孤城,應該不是難事。”

“但願如此。”李璟說道。

這時,再度被調回京城的韓熙載走了進來,如今為中書舍人,掌侍進奏,參議表章等事,雖然只是區區的七品官,但職責重大,掌管機密,非天子的親信不能任職。

韓熙載手中捏著一份急報,進來了,衝著天子李璟施禮,道:“微臣見過陛下、齊王。”

“免禮。”李璟說道。

李景遂如今沉穩了許多,也發現韓熙載變了很多,見他手上拿著書信,便問道:“韓卿,你手上的急報,莫非是好訊息?”

韓熙載不動聲色,道:“齊王,這是周司徒的急報,據說與攻打杭州有關,微臣不敢怠慢,便先把奏報送來了。”

高澤上前,接過書信,轉交給天子。李璟拆開一看,不覺皺起了眉頭,他看了韓熙載一眼,道:“韓卿家,你先退下去罷!”

韓熙載拱拱手退下,他很想知道天子是怎麼想的,可是天子不給他這個機會,想來在天子的心目中,楊璉的地位依舊牢不可破,不是那麼容易動搖的。

“皇弟,這是周司徒彈劾楊璉的急報。”李璟說道。

“彈劾楊璉?這是為何?”李景遂不由一愣,楊璉連戰連捷,攻下舟山、明州、越州等地,如今又佔據了餘杭,離杭州不過數十里的路程,杭州幾乎唾手可得,這樣的功勞,周宗為何要彈劾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