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鬥智(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越信使吃了一驚,忍不住後退了兩步,卻被身後的唐軍士兵擋住了。
“將軍,我可是把訊息都告訴將軍了呀,將軍可不能言而無信呀!”信使臉色大變,額頭上汗水也滴了下來,他不想死。
楊璉淡淡地打量著他,沉吟著,唐軍士兵伸出手,按住了信使,就要把信使拖出去,信使大叫著,顯然不甘心。
“好了,回來吧。”楊璉擺擺手,示意士兵停下。
信使鬆了一口氣,垂下頭,不敢去看楊璉。
楊璉慢慢踱步,手裡拿著那張信紙,走到信使面前,楊璉把書信塞到他的胸口上,道:“本節度不殺你,你可以回去。”
信使嘴唇蠕動,道:“多謝楊將軍。”說著,就要走了。
“且慢!”楊璉搖搖頭。
兩名唐兵伸出手去,擋住信使,信使十分鬱悶地看了楊璉一眼,只見楊璉臉上帶著笑意。
“我雖然不殺你,但你身為吳越人,總要付出一些代價。”楊璉說道。
信使一愣,不等他說話,楊璉一揮手,道:“拖下去,割了他的左耳。”
信使被一名士兵死死按住,另一名士兵抽出了兵刃,一刀割下了信使的左耳,鮮血流淌在地上,信使慘叫著,很快就被拖了出去,連同掉落的左耳扔出了唐軍大營。
信使從冰冷的地上爬了起來,鮮血流淌,變得冰冷,他身子顫抖著,一把抓起了左耳,想要粘在頭上,可是根本無濟於事,信使臉色鐵青地慢慢爬起來,用一塊布把耳朵收藏了起來,看著在一旁的馬匹,翻身上馬,朝著明州城奔去。
“將軍,你可要為卑職報仇呀。”明州刺史府上,信使跪在地上,失聲痛哭,耳邊已經被包紮了起來,鮮血還在不停向外滲出來。
潘審燔看著信使那副悲慘的模樣,走上前去,扶起了信使,道:“你放心,楊璉欺人太甚,我一定會為你報仇。”
信使點點頭,掏出被鮮血染紅的信紙,遞給了潘審燔,道:“將軍,楊璉已經看過書信了。”
“很好!”潘審燔接過了書信,展開一看,忍不住點點頭,拍了拍信使的肩頭,道:“這一次委屈你了,楊璉看了書信,一定會上當,只要他上了當,就能把他殺死在明州,到時候本將允許你親自砍下他的頭顱!”
“多謝將軍。”信使滿意地點頭,笑了起來,卻又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潘審燔道:“你先回去好好養傷!”
“喏!”信使退了下去。
潘審燔在書房裡慢慢踱步,在書信裡,潘審燔傳達了一個資訊,他告訴杭州方面,唐軍已經北上,要越州做好禦敵的準備,同時,他的打算,是放唐軍繞過明州,只要越州方面守住城池,他就能截斷唐軍後退的路。
潘審燔知道,楊璉的唐軍是孤軍,一旦被圍堵在明州與越州之間寬闊的區域內,海上又被吳越水師死死守住的話,唐軍水師無法登岸,這支唐軍就像甕中之鱉,早晚必敗。
潘審燔在信裡再三叮囑,越州一定要以死守為主,速戰速決對於唐軍來說,是有利的。而且如今是冬季,田地荒蕪,唐軍幾乎得不到什麼補給,只要堅壁清野,唐軍最終就會被餓死。
這封書信被楊璉得到之後,他會怎麼做?不外有兩個可能,一是趁著尚未深入,退到明州一線,這樣還能依仗舟山這條補給線,慢慢徐圖;另一個可能,便是拿下越州,一旦越州被拿下,唐軍就能得到越州糧食的補給,至少三四個月內,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唐軍水師也有足夠的時間打通水路與越州的聯絡。
這兩個可能,潘審燔覺得前一個可能會大一些,因為這是最為穩妥的計劃,就算立不下大功,也能保障一萬多士兵的安全,一旦戰事不利,可以從水路退回大唐。第二個可能則要小很多,不提越州是杭州門戶,越州城池高大,城內河流縱橫,陸軍想要拿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
潘審燔傾向於第一個可能,所以他依舊下令嚴守城池,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除非握有他頒發的軍令。
就在潘審燔加強明州防守的時候,楊璉也在思考著,如今是戰亂時期,越州的防備必然會十分嚴密,這一點楊璉早就有了準備,因此一點都不意外,潘審燔的辦法雖然老土,但對於唐軍來說,卻是很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