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奇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夕陽西下,登州沙門島上,楊璉看著五十多艘改裝好的戰艦,不由連連點頭,不得不說林仁肇辦事非常靠譜,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把商船都改成了戰艦,加上海州那邊還有三十多艘,楊璉頓時擁有將近百艘戰艦,水師的勢力不弱。
這些戰艦經過改裝之後,甲板都加厚加固,經過測試,一般的走軻對戰艦沒有多大的影響。林仁肇與楊璉在海邊走著,夕陽落下,陽光照在戰艦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林仁肇忽然笑了笑,道:“楊節度,想不到按照你的辦法,改造的戰艦居然不會沉沒。”
“這個是自然,經過此等改造,戰艦的戰鬥力必然大增。”楊璉停了下來,負手看著靜靜地在海中的戰艦,這一支戰艦是他的殺手鐧,這一支戰艦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這一次只能成功,決不能失敗。
“虎子,都準備好了嗎?”楊璉問道。
林仁肇點頭,為了這一天,他準備了足足一年,無論是戰艦還是糧食,都十分充裕。士兵經過訓練,戰鬥力也有大幅上升。成敗在此一舉了。兩日後,楊璉、林仁肇率領陸軍七千餘人,水師士兵一萬三千人,總計兩萬人,登上了戰艦。
楊璉出發不久,在開封的郭威得到郭榮傳回來的訊息,唐軍因為吳越國的進攻,不得不放棄了北上的企圖,這個好訊息讓郭威安下心來,面對契丹、河東劉崇,他就多了幾分勝算,不過即使大唐沒有出兵的想法,郭威依然派斥候在邊境打探,如果楊璉有異動,他就立刻做出部署。
郭威在安心的同時,修書一封,暗中派人送回金陵,先是表揚了郭榮一番,讓他留在金陵,繼續策反燕王李弘冀,大唐繼續保持黨爭,對於大周是非常有利的。
時間進入八月底,契丹兵馬在耶律阮的帶領下抵達火神澱駐紮下來,耶律阮打算聚集了足夠的人馬再南下,奪取大周那令人垂涎三次的財富,與此同時,吳越兵馬在錢文奉父子的率領下,殺到了常州,吳越兵奮力攻城,大唐方面,柴克宏的援軍抵達了常州,雙方數次惡戰,各有損失,誰也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吳越兵馬的攻勢太猛,僅僅是十日的功夫,雙方在常州城下就扔下了一萬多具屍體,錢文奉之所以猛攻常州,除了是除掉楊璉計劃中的一部分,另一個原因是他不想讓大唐繼續壯大。如果唐軍沒有壓力的北上,一旦與契丹、河東劉崇滅了大周,吳越國的處境就更加危險了。
連續的攻城,吳越軍沒有佔到太大便宜,錢文奉與錢承禮正在軍營裡商量著事情。錢文奉雖然知道郭威這個人,但卻不瞭解他,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擊退契丹與河東的聯合進攻?如果郭威擋不住,吳越國在常州打光了精銳,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錢承禮倒是認為,郭威肯定能擊退契丹人,只要契丹人退卻,河東劉崇幾乎沒有什麼威脅,錢承禮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為他對郭榮的瞭解,郭榮還不到三十歲,對天下大勢已經有了很深的見解,由此想來,大周天子郭威必然不差。
錢承禮覺得,既然要牽制大唐兵力,就要狠狠打一仗,如果能趁著這個機會開疆拓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錢承禮本來沒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可是經過與郭榮的接觸,野心也有些膨脹了起來,當初他與郭榮、李弘冀結義,可是約定了要三分天下的。
錢承禮覺得就算以後不能爭雄天下,以吳越之地獻給大周,至少也能保證衣食無憂。
兩父子正在聊著的時候,有斥候進來稟告,說是唐軍又有援軍趕來。從旗幟來看,至少有兩萬人來援。不過主將不清楚是誰。兩萬人唐軍來援,吳越兵馬便不佔優了,想要奪取常州堅城,又要分兵去阻擋城外的唐軍,吳越兵馬陷入了被動。
這個時候的常州雖然經歷了大戰,但遠遠沒有到危急的時刻,李璟為何連連增兵常州?難道說他被吳越人打怕了不成?錢文奉覺得不可能,上次吳越攻打常州,最終是被柴克宏、周鄴擊敗了的,吳越損失不小,尤其是中吳軍足足損失了一萬多人,令錢文奉元氣大傷,至今沒有恢復過來。這一次出兵常州,吳越國從杭州、明州、秀州等地調集了地方郡兵,才有了七萬多兵馬,可以說,吳越國為了大周,幾乎傾盡了國力。
這種付出是值得的,不然唇亡齒寒,吳越早晚被滅國。如今既然唐軍增兵,錢文奉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目的,為了吸引更多的唐軍趕來常州,錢文奉接受了兒子錢承禮的意見,修書一封,派人送去杭州,想要再度增兵,仗可以不打,但士兵在人數上,絕對不能輸給大唐。
錢文奉見唐軍勢大,這時候選擇了退守,他勒命三軍,嚴守大營,同時加派人手,保護糧道,並不與唐軍直接衝突,趁著這段時間,常州刺史眭匡符迅速修補了城池,重新疏通了護城河。而柴克宏、姚鳳等趕來支援的唐軍不斷向錢文奉發起了挑戰,斥候更是散佈在常州方圓五十里之內。雙方斥候每天都會發生戰鬥。
九月,就在吳越人與大唐苦戰不休的時候,北方的契丹卻發生了異變,耶律阮在火神澱被耶律察割、耶律盆都等人合謀殺死,旋即,耶律璟起兵討伐,殺死了造反的賊子,不久成為契丹第四任皇帝。
北方的異變發生的太過於突然,事情發生之後,劉崇得到訊息,立刻退走,周軍死死咬住劉崇,打算趁著契丹內亂,一鼓作氣滅掉河東劉崇,雙方在鎮州一帶發生大戰,劉崇派王得中出使契丹,並送上禮物。
耶律璟也是好大喜功之人,這時候他已經穩住了局勢,便接受了王得中的要求,派蕭禹厥率五萬兵馬南下,雙方在鎮州一帶繼續對峙。
與此同時,蜀國開始出兵,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苦戰了二十多日,終於奪下了鳳翔府,一路向東,攻打乾州,準備奪取長安;另一路北上,與秦州的蜀國軍隊會師,攻打隴州。
關中戰事告急,郭威見唐軍一直沒有動靜,便把開封的軍隊抽調了兩萬,由心腹大將率領,入關與靜難軍節度使折德扆回合,共擊蜀軍。
天下的局勢變得複雜起來,某一戰的失利很有可能改變天下的格局,一片紛亂中,楊璉與林仁肇率領水師急速航行,先是向東,航行了七八日之後,抵達了耽羅島。
突然出現的唐軍擁有極強的武力,耽羅計程車兵抵抗了不到半天,就舉手投降,楊璉奪下了耽羅島,耽羅島的居民看見林仁肇,見是殺神又來了,不免十分惶恐。
楊璉在耽羅島短暫停留了一日,士兵們養足了精神,購買了新鮮的蔬菜和水,楊璉率領大軍轉而南下,至於耽羅島,這個時候楊璉兵力不足,沒有佔據的心思。
接下來一路上,運氣頗好,天氣晴朗,風力很足,風帆鼓起,充分利用了風力,快速向著南方航行。楊璉沿著倭人的海岸線前行,走了兩日之後,在熟悉水路計程車兵帶領下,轉而向西航行。
航行了足足七日,這七日來,戰艦損失了七八艘,在海上的時候,遇見了颱風,幸虧及時躲避,這才避免了更大的損失,士兵被淹死了兩百多人,失蹤的約有五百人。這讓一些士兵對這一行的目的產生了懷疑。
楊璉召集了大小官員,及時安撫了眾人,並表示,若兩日後再不能登岸,就原路返回。
海上一片藍色,只能依靠太陽來辨認方向,偏偏颱風過後,一連下起了大雨,太陽躲進了烏雲裡,辨認不出方向。戰艦搖搖晃晃,在頭艦的帶領下,朝著一個地方航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