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趙普(第1/2頁)
章節報錯
鄆州,秋高氣爽,黃昏時分,楊璉從城外回來,想了想,讓侍衛先回府,自己卻在城中轉悠起來。
再有七八日,就要舉行考試,雖說僅僅侷限於山東一帶,但還是吸引了大批計程車子趕來,楊璉在城中轉悠的時候,隨處可見頭戴璞頭計程車子,其中還有不少人搖頭晃腦,口中唸唸有詞,也聽不清在唸著什麼。
楊璉覺得腹中有些飢餓,就近走上了一間酒樓,這家酒樓規模頗大,足足有三層,一樓是大廳,此時擠滿了人,二樓、三樓多半是包廂,楊璉選擇了一樓。
一樓人不少,楊璉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了一個座位,身邊是一名士子,一手拿著書籍,一手拿著筷子,一邊吃,一邊念著。楊璉側目看了一眼,這名士子在讀《春秋》。
楊璉微微一笑,雖說是考試,楊璉卻沒有打算像後世一樣的讓考生死記硬背,他需要的是能在治政、軍事上乃至於治農、治水等方面都有獨特見解的人,讀書固然是好事,讀死書卻不是好事了。楊璉沒有提醒,等跑堂的過來,點了一碗麵,便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一個士子正在說這話,道:“諸位,不要讀書了,該怎麼玩就怎麼玩,臨時抱佛腳,哪有什麼用?”
這話引來了不少人的譏笑,一個年約三旬計程車子道:“這位兄弟,如何稱呼?”
“在下幽州趙普!”士子說道。
楊璉摸了摸下巴,這個名字似乎有點熟悉,但一時又想不起來。
“有理了!趙兄,山東考試,雖說比不得科考,但若是考上,總歸有一個一官半職,我等皆在苦讀,趙兄為何這般說,難道有什麼內幕不成?”依舊是那名年約三旬的漢子。
趙普呵呵笑了笑,道:“哪有什麼內幕,若是有內幕,我要需要考試嗎?”
眾人點頭,趙普這話說的沒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話雖然沒錯,可是唐末以來,群雄逐鹿,天下板蕩。中原朝廷不過十數載就改換門庭,如今大漢幾乎名存實亡,諸位以為,山東考試,當真是要考教詩詞嗎?”趙普問道。
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卻問道:“趙兄,那以你之見,考什麼呢?”
“政略、農事,若是有智謀之士,能出謀劃策,也是極好的。”趙普說道。
政略士子們還能理解,可是農事?堂堂的讀書人去做什麼農事?豈不是丟了讀書人的顏面?有人不屑,頓時譏笑聲四起。
楊璉看了一眼趙普,這個名字有些特殊,不過讓他感興趣的是這個人。當即走上幾步,坐在趙普身邊,拱拱手,道:“趙兄,那以你之見,山東當要如何治政?”
趙普哈哈一笑,居然是個為人大度的人,見楊璉問起,便道:“山東丘陵眾多,背靠黃河,東臨大海,春秋戰國之時,便是強國,由此可見,山東有強國之姿。若是在海邊煮鹽,平原之地積極開墾,積攢糧食,同時利用山河之險,加強防守,積極練兵,一旦北方有變,便可出兵攻之。”
有幾名士子對趙普的話非常不屑,甩甩衣袖,自顧去了。
楊璉卻頗為感興趣,道:“趙兄,那以你之見,北方有變,當是什麼?”
“這……”趙普有些警惕地看了楊璉一眼,這個人問這麼多,有些奇怪。
楊璉拱拱手,道:“趙兄,我是誠心請教,還望賜教。”
趙普四周看了一眼,仔細想了想,低聲道:“其實北方之變,不在契丹,便在河東。”
楊璉點點頭,他的方略也是如此,如今看來,趙普的想法居然和他有幾分相似。當即笑道:“趙兄,請上樓一敘。”有的話,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趙普也是大度之人,聞言與楊璉找了一間包廂,楊璉又讓跑堂的添了幾個菜,上了兩壺酒,兩人邊吃邊說著。
楊璉這才明白,如今趙普在洛陽居住,已經娶妻生子,只是一直未曾入仕。趙普沒有入仕的原因也很簡單,他不喜歡大漢君臣,認為他們是沙陀人,不值得他效力,以前的大晉也是如此。
如今雖說郭威建立了大周,但在趙普看來,大週四周都是強敵,想要生存,非常困難。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聽說契丹人南下之際,大唐順天節度使沒有趁機追擊郭威,而是讓他北上禦敵,這種所謂的民族氣節令他十分欽佩,所以,聽說順天節度使楊璉招募官員,趙普告別了妻子,趕到鄆州,希望能得到賞識。
楊璉聽了,只是微微一笑,沒有說出身份,酒菜上來,楊璉有一搭沒一搭的和他聊著,從戰略聊到政務,從政務聊到軍事,楊璉發現趙普懂得很多,這讓楊璉對他刮目相看。
趙普沒有說錯,楊璉也不希望招募到一群書呆子,而是需要在政務、謀略乃至於農、商等方面都有所見解計程車子,在各方面發揮他的才能。農業的發達,士兵、百姓有飯可吃,而經商卻能讓百姓富裕,作為後世的人,楊璉自然不會特別抑止商業,反而會積極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