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2/2頁)
章節報錯
鮑修讓站起身來,注視著使者。使者跳下戰馬,匆匆到了鮑修讓跟前,聲音有些嘶啞地道:“鮑將軍,卑職不辱使命。”
就在鮑修讓詫異使者這話的時候,他從懷中取出了一封皺巴巴的書信,書信已經被汗水浸溼,鮑修讓小心翼翼地拆開了信封,展開書信,先看了一眼落款,點點頭,仔細看著書信。
匆匆看完之後,鮑修讓原本陰沉沉的臉上露出了喜色,他忍不住鼓掌,連聲道:“好,好!”
鮑盛聞言,趕了過來,道:“叔父,有喜事?”
鮑修讓哈哈一笑,道:“當真是天助我也,大王天運,胡尚書英明,看出唐人詭計,胡節度已經帶兵兩萬,南下支援。”鮑修讓口中的胡尚書乃是吳越國兵部尚書胡進思,此人已經九旬高齡,是吳越開國功臣,當年隨著吳越國開國君主錢鏐征戰四方,甚得軍心。
胡思進長壽,他的長子卻不及他長壽,兩年前長子已經去世,享年六十七歲,次子不曾入仕。不過胡家人丁興旺,掌握著吳越國兵權。胡思進最為寵愛的幼子胡慶年僅二十,有了祖輩的庇護,年紀輕輕就是指揮使。後來在越州一帶剿匪,有些軍功,很快就擢升為節度使,可謂官運亨通。
鮑修讓知道,胡慶帶兵趕來,意味著這一次福州之戰的功勞他要退居二線,不過,憂國憂民的鮑修讓並不在意,國破了,家還在嗎?
胡慶帶兵兩萬,偷偷趕往福安縣,剛剛駐紮下來的時候,鮑修讓的書信到了,胡慶立功心切,接到訊息,立刻讓士兵準備糧草,即刻南下。胡慶除了帶著從杭州來的兩萬人,還把福安縣計程車兵抽調一空,兵力達到了三萬。如此多的兵力讓鮑修讓充滿了信心,而且胡慶一路趕來,此刻離福州城只有五十多里的距離,下午就能趕到福州城。
鮑修讓知道,胡慶帶兵一路急行,應該沒有帶充足的攻城器械,為了便於攻城,鮑修讓除了留下一部分士兵防守之外,其他士兵全部出去砍伐樹木,製造更多的攻城器械。三萬大軍需要的雲梯更多,就算沒日沒夜的忙碌,短時間內也無法制造足夠的器械。
鮑修讓另有計劃,但他需要得到胡慶的首肯。
吳越軍忙著製作雲梯,此外還有衝車等物,福州城內的楊璉,也在指揮著士兵準備作戰,他兵力不足,或者說可以作戰的兵力不足,令楊璉十分頭疼。即使楊璉是守城一方,需要的兵力大大減少。
礌石檑木被運送上城頭,整齊地放著。城牆下也放了很多的東西,隨時可以取用。楊璉兵力不足,所以僱傭了一批民夫,許以糧食。有奶便是娘,不少百姓得到訊息,紛紛趕來,幫助楊璉運輸守城的器械。百姓的力量是巨大的,到了未時,楊璉的準備已經相當充分了。
楊璉還從府庫裡找到了火油,這讓楊璉大喜,有了火油,防守能力大大增強了。楊璉準備的差不多的時候,忽然,一名士兵指著城外,道:“楊節度,你看。”
楊璉聞言抬頭,朝著城外看去,不由皺起了眉頭。城外,無數黑點出現在視線裡,這意味著吳越軍來了更多人。而且更為離譜的是,吳越軍居然仗著人數上的優勢,就在離城不遠的地方紮下了大營。
楊璉看見這一幕,很想出兵衝鋒一番,但考慮到唐軍沒有太多的騎兵,而且人數也處以劣勢,也就放棄了。城外的吳越兵馬迅速立寨,先是建好了簡易的營寨,然後修修補補,建起一座固若金湯的營寨起來。
“胡?”楊璉遠遠地,便看見吳越軍中大營飄揚著的旗幟,不免有些奇怪。吳越國的情況他知道一些,姓胡最出名的是胡進思,但他年事已高,斷然不可能領兵,難道說,領兵的是他的兒孫輩?
陳鐵在一旁,道:“楊節度,看吳越軍的營寨規模,至少有兩三萬人。”
楊璉眯起眼睛,打量著吳越軍的營寨,道:“人數只多不少,這一次福州城要經歷一場惡戰。傳令下去,凡是有一戰之力計程車兵,都要隨時準備。”
陳鐵應著,這時,查文徽帶著章文益、章文瑩等人匆匆趕來,看見城外連綿不絕的吳越軍大營,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若是唐軍這萬餘人都是健康的,守住城池並不難。可是如今身體健康的,只有區區數百人,就算加上一部分輕傷計程車兵,也只有四千多人,大部分計程車兵,可以說沒有什麼戰鬥力。
吳越軍若是要攻城,怎麼才能擋住他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