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弘義故意沉吟著,等到費硯說完了,這才嘆息了一聲,道:“如今亂世,做點生意也不容易呀,這批糧食,本將接手了。”
費硯聽了,立刻大喜,拱拱手,道:“如此多謝李節度。這個價格嘛,自然是極為優惠的。”
李弘義嘴角微微翹起,道:“這一路上辛苦,也不知道費兄以後還能運送糧食來嗎?”
費硯一愣,旋即笑道:“李節度放心,蜀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糧食。只要李節度需要,我便能運送糧食來。只是,一路上需要打點,多需要一些時間,李節度需要的時候,需要提前半個月告訴小人。”
李弘義抿抿嘴,費硯說的好聽,實際他這是在想辦法提價。費硯就算優惠,也是以福州糧價來進行比較,福州的兩家比起蜀地,差的可不是一倍兩倍,至少有數十倍,這樣,費硯才有利潤可拿。不過兩人各有所需,所以李弘義認為沒有什麼不妥。想到此,便點點頭,道:“這個是自然。費兄既然辛苦,本將便騰出幾間店面,供費兄賣米。”
李弘義買的,是軍糧,至於那些個百姓,李弘義哪有那麼的精力去管?費硯來了,不可能不掙錢,而糧食賣給百姓有極大的利潤,李弘義就讓費硯去賺這個錢,這樣,李弘義購買糧食的價格,還可以降低一些。
至於這樣做,有什麼後果,李弘義暫時是管不著了,如今就算是挖肉補瘡,他也只能如此。唉,看一步走一步罷。
李弘義當即表示他需要購買三十萬石的糧食,兩人就糧食的問題,商量了半響,一個急於獲利,一個急於得到糧食,很快就達成了協議,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李弘義很滿意,費硯也很滿意。
費硯立刻表示,要在福州城內最大的酒樓,宴請李弘義、李弘通兄弟。
李弘義想了想,也有意拉攏費硯,當即便答應著,並派人叫來了兄弟李弘通。
李弘通匆匆來了,知道了兄長喊他之意,立刻去點了心腹五十人,保護兩人的安全。說起來,福州城雖然是李弘義的勢力,但在城外百餘里的地方,吳越國派了驍將鮑修讓領兵五千,說是協助李弘義守城,但實際上,卻有監視之意。這五千人雖然不多,但卻像一根釘子,釘在李弘義的心頭,只是如今與吳越國關係尚可,雙方都很是默契地駐紮在各自的區域,沒有越雷池半步。
一行人出了府,浩浩蕩蕩,城中的百姓見了,忙紛紛躲開,這樣的架勢,一看就是節度使出來了,在這福州城,他就是皇帝,他就是王,百姓有誰敢惹?那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費硯騎在馬上,左顧右盼,只見城中的百姓,多半有菜色,顯然是長期得不到食物所致,再加上福州戰亂,吃的東西非常有限。尤其是查文徽雖然兵敗,但自從他上任之後,不斷派兵偷襲福州,破壞福州生產,甚至在秋收之際,派人燒燬農田,使得李弘義對查文徽很是痛恨,不然也不會如此設計,抓住了查文徽。
李弘義眯著眼睛,跟在費硯身後,表面上面無表情,實際上暗中觀察著費硯的一舉一動,糧食的事情雖然有了大致的溝通,但李弘義仍然不放心。
一行人走了半柱香的時間,李弘義忽然勒住了戰馬,呵呵笑道:“費兄,俗話說手裡有糧心頭不慌,還是先勞駕費兄,帶我去看一看糧食。”剛才說了半響,他居然忽略了這一點,費硯的糧食在哪裡?如果是運輸進了城,他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才有此一問。
費硯搖搖頭,道:“李節度,並非小人不帶你去看糧食,而是糧食都在船上,船隻都在閩江。”
閩江是福州一帶最大的河流,正是它造就了福州這個河口城市,福州四周都是山,星羅棋佈地還有很多山丘,水運是最方便的運輸方式。而閩江穿城而過,東流入海,如此便利的閩江,成為了福州最大的水運樞紐。
費硯利用水運來運輸糧食,這個李弘義能夠理解。糧食放在閩江的船上,李弘義只是微微皺眉,就能知道費硯是小心謹慎,但話又說回來,恐怕也有信不過自己的意思,生恐李弘義強行奪了糧食。畢竟蜀國與福州山高水遠,奪了他的糧食又能如何?難道蜀國能穿過南平、楚國、大唐來攻打福州不成?
不過,李弘義雖然不是商人,但也知道,與費硯做長期生意,對他來說,有莫大的益處,所以,儘管心中有些不滿,李弘義還是呵呵一笑,道:“原來在閩江裡,費兄你放心,明日我就派士兵去護送糧食。”
費硯哈哈一笑,道:“李節度放心,這批糧食絕對不會有問題。李節度有了這批糧食,自然是兵強馬壯,便可逐鹿天下,稱雄於江南豐腴之地。”
李弘義知道費硯這是客套話,畢竟以他的實力,想要稱霸江南,根本就是在做夢,不過好話人人都愛聽,李弘義當即哈哈大笑了幾聲,揮手示意繼續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