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個功夫,符彥卿把楊璉叫道一旁,說出了擔心的事情。

其實很簡單,楊璉將糧食送給符彥卿,如此大的陣仗,外人肯定知道,楊璉身在大唐朝廷,雖說這幾年簡在帝心,但也得罪了不少人,若是被政敵抓住把柄,趁機攻擊,就算皇帝喜愛楊璉,不至於身死,但也會對仕途造成影響。

當初在信上不好說,這時兩人見面,符彥卿便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

楊璉只是一笑,當初決定送給符彥卿糧食,楊璉就想到了,而且,糧食從大蜀運來,要經過潤州,李弘冀肯定知道,必然會趁機彈劾楊璉。反正都是彈劾,楊璉也就不介意送給符彥卿一些糧食了。

好言寬慰了符彥卿一番,兩人又說了一些事情,多半是說道符金盞的近況。知道女兒過得好,符彥卿也就放了心。不過,符彥卿對楊璉的處境頗為擔憂。

說起來,楊璉雖然連續升官,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符彥卿隱隱也猜到楊璉的真實身份,不免隱晦地提到一些,做事總要低調,不能輕易得罪人云雲。楊璉心中有一杆秤,對於李弘冀、孫晟等人,楊璉自然是堅決打擊,至於其他朝廷臣子,尤其是舊閩國的臣子,楊璉早就有結交之意,夜取得了一定成果。

兩人許久沒有見面,聊起來沒完沒了,符彥卿給了楊璉不少建議,楊璉仔細聽著,不知不覺,已經是申時,兩個多時辰過去了。在數百民夫和士兵的努力下,漢國民夫已經全面接手推車,並且趁著這段時間,吃過了午飯。

楊璉站起身來,與符彥卿道別。進入了漢國境內,他只能短暫停留,不然對兩國邦交不利。符彥卿本來想邀請楊璉去徐州一行,但考慮到楚州的事情也很多,也就放棄了。

楊璉叮囑了一番,讓符彥卿小心一些,這才率兵返回。回去的路上,倒是輕鬆了許多。當夜,楊璉等人在離邊鎮三十多里的地方駐紮了下來,大多數計程車兵都去休息,只有少部分計程車兵巡邏著,以防有突然事件。

楊璉的大帳裡,燈火通明,這一路行來,楊璉讓士兵將四周地理繪製了出來,並且楊璉按照後世的記憶,在上面標明瞭山丘的高度,河流的寬度、水深等等資料。其實這樣還不夠直觀,楊璉考慮著,什麼時候做一個模擬的沙盤出來。

陳鐵眨眼,道:“楊節度,楚州往北,果然是地形越來越複雜。”

楊璉嘆息了一聲,道:“芒碭山縱橫在亳州、宿州、徐州、楚州之間,地勢綿延千里,想要剿匪,的確不是易事,要說動符節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這一次,就看魚兒能不能上鉤了。”

陳鐵咧開嘴笑了笑,道:“那些土匪強人,多半是無腦之人,這一次肯定會上當。”

楊璉道:“如此最好。明日開始南行,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先讓民夫回城,你我先去附近村子看看情況,我總是擔心,這楚州的生產,不能及時。”

陳鐵應了一聲,兩人又聊了片刻,吹燈睡覺。

次日一早,楊璉早早起來,用過了早餐,帶著十幾名騎兵四處巡視,餘下計程車兵與民夫,先行趕回楚州。

楊璉沿著運河巡視,年前年尾他曾經透過運河往返在大唐與漢國之間,那時候運河暢通,可以走水路。可是隨著這場大水,運河堵塞,不少地方的河面只有數寸,船隻根本無法行走。這也是楊璉為何棄船的原因。

“這條運河,當年白骨累累,可是毫無疑問,在這條運河兩岸,誕生了無數的城市。”楊璉淡淡的說道。

陳鐵在後,靜靜的聽著,他的文化不如林仁肇,歷史瞭解也不多,因此便不說話。

楊璉走到運河邊上,看著渾濁的河水,慢慢蹲了下來,道:“如今已經是秋日,當務之急,是先要解決耕地的問題,其次,才是運河的問題。”耕地的問題說簡單也簡單,從劉彥貞手上收回來大量的土地,這一兩個月正在緊張地統計,劃分。

在徐州駐紮的百姓太多,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安置下來的,楊璉以楚州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如今楚州城方圓三十里的土地劃分了,但三十里外的區域,土地問題還沒有劃分。這其中一個問題,也牽扯到百姓,很多百姓不願離楚州城太遠,畢竟這是在戰亂年代,離城池越遠,也就意味著越不安全。

陳鐵聽楊璉與盧多遜討論過很多次,知道楊璉說的問題,便道:“楊節度,疏通運河也要以工代賑?”

“這是肯定的。”楊璉點頭,楊璉不想餓死百姓是真,但也不希望百姓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在家中拿著糧食。以工代賑是最好的辦法,百姓有了糧食吃,楊璉又能達到目的,何樂而不為。

在運河邊上停留了片刻,楊璉再度前行,走了一千多步,前方露出一個堡壘,堡壘四周佈滿了殘垣斷壁,破爛的木頭,破碎的瓦罐散佈在草叢中,一副落敗景象。

很顯然,這曾經是大唐的烽火臺,是預警敵人入侵的第一線。可是隨著大水,這座堡壘受到襲擊,留守計程車兵不知去向,或許是逃了,或許是死了。只留下這座殘破的堡壘,證明這裡曾經有過人。

楊璉仔細打量了一番,再度前行,走了三里,又見一座堡壘,同樣的殘破,同樣的淒涼,幾隻烏鴉淒厲的叫著,讓人抓心。這樣的堡壘在官道兩邊不多,所以楊璉不能體驗其中的感覺。這時看了,心中覺得有些淒涼。

堡壘一定要重建,漢國李守貞等人已經造反,雖說早晚會被平定,但楊璉擔心的是,在自己徹底掌握大權之前,郭威會建立後周。未雨綢繆,楊璉不能等待郭威建立了後周,再修建防禦工事。

想到此,楊璉微微嘆息一聲,在開封的時候,沒有徹底扳倒郭威,真的是失策。不過考慮到自己只是大唐使臣的關係,如今郭威不被漢帝劉承祐寵信,也算大功一件了。

楊璉帶著人,繼續前行,走了十幾裡,又看了七八個堡壘,對劉彥貞的治理也有了一定了解。不管怎樣,劉彥貞在軍事方面,也算有所建樹,邊境上的堡壘、烽火臺一個不少,起到了預警的作用。

只是如今,這些東西,都需要楊璉花費力氣重新建立,這起碼要花費楊璉一到兩年的時間,而且,還要浪費不少的財力物力。對楊璉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