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安撫(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璉不露聲色,淡淡看了一眼劉彥貞,又上前幾步,那百姓還以為身高馬大的楊璉要揍他,嚇得連連後退,一時沒有注意,被身後的深坑絆倒,就要摔倒在地上。
楊璉忙上前一步,伸出有力的大手,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你沒有事吧?”
那人定了定神,發現被楊璉拉著,這才鬆了一口氣,忙站穩了,道:“多、多謝大人。”
楊璉笑道:“不用謝。”說著,抬起手臂,用力鼓掌。聲音清脆,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剛才這一幕,也有一些人看見,當即圍攏了過來,粗粗估計,應該有二三十人,這就夠了。楊璉心中閒著。
“諸位鄉親,楚州遭災,百姓遭殃,本將楊璉,乃是新任海楚兩州的順天節度使,今來楚州,是為了賑濟災民。”楊璉大聲說道,如今是收攬民心的最佳時機,楊璉怎會放棄?
聽見楊璉的話,百姓沉默,賑濟災民?這話說的好聽,卻沒有幾個人肯相信。在災情發生的時候,楚州刺史劉彥貞也是如此說著,但實際上呢?他卻是提高糧價,藉機榨取錢財,有了前車之鑑,相信楊璉的人自然不會太多。
一時之間,楊璉四周,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沒有人相信楊璉之言。
楊璉自然清楚這群百姓的意思,畢竟劉彥貞在海楚兩州作惡多年,百姓對官府的印象並不好,想要一時扭轉百姓的看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楊璉咳嗽一聲,後退幾步,看著眾人,高聲喝道:“諸位鄉親,本將知道你等心生顧忌,但身為朝廷官員,自當為民做主,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情,本將一概不論,但從今日起,楚州城的百姓,決不能餓死一個人,否則,就是本將的失職。”
楊璉這話說的頗有幾分真誠,人群中頓時有人竊竊私語起來,但仍然沒有人肯相信。難道這新任的什麼順天節度使,真的是個好人?有人心中如此想著,但當看見楊璉身後不遠的劉彥貞,頓時心生寒意,不敢說話。
這時,有士兵搬了一麻袋的糧食下來,陸續放在車上,百姓人都看出了麻袋裡的便是糧食,有幾人猛嚥著口水,他已經好幾頓沒有吃過飯了。
楊璉看見百姓如此,當即快步走了過去,伸出雙手,奮力抬起一麻袋,走到百姓跟前,從腰間抽出長刀,“刷”的一刀,刺進了麻袋裡,頓時,白花花的稻米流了出來,讓人垂涎欲滴。
“諸位鄉親,這一麻袋的糧食,你們都分了吧。今日,本將會貼出告示,從明日開始,發放賑糧。只要本將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諸位。”楊璉高聲喝道。
百姓依舊沒有說話,但已經有不少人眼勾勾地看著麻袋裡的米糧,楊璉這一笑,走上幾步,將麻袋遞給一個壯漢的手裡。那壯漢吃了一驚,身子一沉,差點抱不住麻袋。
楊璉幫他抱穩了,這才拍拍他的肩頭,笑道:“這一麻袋的糧食,你們都分了吧。切記,若有人硬搶,本將以後得知,絕對饒不了他!”後面這話說出來,十分嚴厲,更是充滿了一絲殺意,讓人不寒而慄。
百姓們你看我我看你,半響有人反應過來,其中一人“噗通”一聲跪下,道:“大人是好人,我等願意做牛做馬,報答大人的恩情。”
隨著此人的跪下,不斷有百姓跪下,一邊磕頭一邊說著話,感謝楊璉的恩德。
楊璉上前,扶起其中一人,道:“起來,都起來吧!”
那人身體瘦弱,被楊璉這麼一扶,便站起身來,看見楊璉臉上的那道刀疤,頓時也不害怕,反而覺得可親了。
“鄉親們,這一次天災,十分困難,還望諸位同舟共濟,與我共渡難關!只要不餓死一個人,那就是最大的勝利。”楊璉說道。
一名百姓振臂高呼,道:“節度使說的沒錯,只要渡過了這一關,我等自當奮力生產,已報大人之恩!”
一人這樣說,餘下百姓紛紛附和,百姓們的情緒頓時被調動了起來,紛紛高呼這楊璉的官職。楊璉等眾人喊完,這才朝著百姓拱拱手,高聲道:“正如諸位所言,熬過了這一段時日,本將當興修水利,積極發展生產,改善百姓生活。只是,這種事情非我一人能辦,還需要諸位鄉親大力支援。”
“楊節度的事,就是我等的事,只要楊節度一聲吩咐,我等自當竭盡全力!”百姓有人說道。
“竭盡全力!”頓時,不少百姓紛紛說道,這引來了好幾人,他們充滿了好奇,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楊璉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讓他們先回家,多通知四鄰,多看告示,明日準時領糧。百姓們千恩萬謝,這才逐漸散開。楊璉忙完了這邊,繼續指揮士兵們搬運糧食。
劉彥貞在一旁,臉色陰晴不定,楊璉這是在收攬民心,手段雖然稀疏平常,但往往最簡單的辦法,容易取得最好的效果,有了這批百姓的宣傳,劉彥貞相信,楊璉的名頭,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宣傳開來。而他這個楚州刺史,已經要逐漸被架空了。若非劉彥貞心中已經有了退意,他一定會設計暗害楊璉。
看著忙碌的楊璉,劉彥貞細細品味著楊璉的話,想了又想,劉彥貞覺得這話裡,有些話是對他的說的。劉彥貞仔細想了想,覺得楊璉對她應該沒有太大的敵意,不然也不會說出那句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來。
如果是這樣,劉彥貞倒覺得,無論楊璉要做什麼,他都不必去管。沉思間,劉正帶了五百名士兵匆匆趕來,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搬運糧食的速度頓時加快了許多。
劉彥貞找了個機會,把劉正叫道身邊,問道:“正兒,叔父給你說的事情,你考慮的如何?”
劉正臉色陰晴不定,想了想,劉正搖搖頭,道:“叔父,侄兒想要跟在你的身邊。”
劉彥貞搖搖頭,道:“正兒,這楊節度善於收攬民心,剛才發生的事情,你雖然不知,但叔父卻看在眼中。只是這短短的時間內,楊節度的名聲很快就會傳播全城,跟著他,有很多好處。叔父有多疼你,你自然是清楚的,叔父怎麼會害你?”
劉正還是顯得有些猶豫,遲疑了片刻,道:“叔父,真的要投靠他嗎?”
“自然是真的。不過你若是不願意,叔父也不勉強!你若是願意,叔父找個時間,與楊節度說了此事,想來三五年間,你就能加官進爵。”劉彥貞說道。如今的劉正雖然跟在他的身邊,但卻是以親兵的身份,實際上沒有什麼官職,甚至連九品的武將都不是。
劉正抿著嘴想了半響,這才緩緩開口,道:“叔父,我知道你不會害我,既然是這樣,我就為他效力,看能不能博一個前程!”
劉彥貞聞言大喜,拍了拍他的肩頭,笑道:“正兒,你能如此想,叔父很是欣慰。這一次賑災,是一個表現的機會,你可要好好表現,這樣叔父也才好與楊節度提這事。”
“侄兒明白。”劉正拱拱手,跑到一邊忙碌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