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各懷鬼胎(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袞“哦”了一聲,問道:“遼太祖一統草原,為何算不上英雄?”
“契丹人在中原燒殺搶劫,不知道使得多少人家破人亡,算得上什麼英雄?”楊璉嗤之以鼻,絲毫沒有因為楊袞為契丹人效力就刻意討好。
楊袞不免一愣,對楊璉又多了幾分不解,至少從這兩日的情況來看,楊璉對契丹人是抱有好感的,可是他偏偏對遼太祖評價如此之低,讓楊袞有些措手不及。
“遼太宗奪取幽雲,完善南北兩面官制度,可為英雄?”楊袞又問,目中懷著深意。
楊璉聞言,猛地一拍案几,嚇得附近的人都一個激靈,楊璉冷哼了一聲,道:“君愛,你雖然深陷契丹,但我以為你尚有一顆漢人之心,豈能為討好契丹人而如此作賤?你若甘心做契丹人的走狗,那麼自便,從此之後,你我再無話題。”
楊袞臉色通紅,他十分不明白楊璉這是怎麼回事?在討好契丹人的同時,為何對契丹二聖一點都瞧不起?
“我雖不喜契丹,但畢竟爾等是使臣,我對爾等好,並不意味著我會對契丹人退讓,不妨告訴你,我也正在與漢國劉信談判,而且已經快要結束,一旦大唐與漢國結成同盟,契丹人便不在考慮之中。”楊璉淡淡的道,一臉篤定的表情。
楊袞臉上陰晴不定,如今契丹因為皇位的問題,內亂不已。耶律阮在鎮州為南征諸將所擁即帝位,耶律李胡在述律皇后的支援下,同樣對帝位虎視眈眈,前些日子,雙方在泰德泉相遇,耶律李胡大敗,耶律阮乘勝追擊,雙方在潢河屯兵,隨時可能爆發大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楊袞跟隨耶律海里來到大唐,便是想要讓大唐牽制大漢。
此時的楊袞並不知道,在耶律屋質的周旋下,兩軍已經有了和談之意。訊息上的不靈通,給了楊璉可趁之機。楊袞臉色變了變,道:“楊將軍如此,就不怕這一次和談不成,喪失了進攻漢國的機會?”
“漢國,本將早晚會領兵前去,不過,本將更不願與契丹人合作,勾引外族入主中原這等大罪,我可擔當不起。日後青史之中,本將可不想當第二個石敬瑭!”楊璉表明了他的立場。
“可是……”楊袞說道。
“可是什麼?可是我什麼又要和契丹人和談?不妨告訴你,我大唐與契丹,絕不可能和平相處,日後大唐收復中原,收復幽雲十六州;又或者是契丹人南下之時,便是兩國兵戎相見之時!不過,在此之前,本將可以許諾的是,與契丹共抗漢國,若是中原朝廷進攻幽雲十六州,大唐便會屯兵邊境,吸引漢國的注意力;又或者是契丹人南下之時,大唐也會出兵協助。”楊璉淡淡的道。
林仁肇眉毛一挑,楊璉的這話裡,怎麼是這個含義?但處於對楊璉的信任,他沒有說話,而是沉默著喝了一口酒。
楊袞沉吟著,這個買賣對於契丹人來說並不壞,但是對大唐有什麼好處?楊袞道:“那麼大唐要求什麼條件?”
“要求不高,每年大唐會拿出一部分錢財,以市場上的價錢購買契丹的戰馬,一年兩千匹!記住,我要最好的戰馬。”楊璉說道。
楊袞猶豫不定,耶律海里便是考慮到他有中原人的身份,讓他前來試探,但想不到楊璉居然如此,心中又猶豫不決,只得拱拱手,道:“此事我必回稟告主使。”
楊璉點點頭表示理解,換上一副笑臉,與兩人吃喝起來。
楊袞心中更加不解,這個楊璉,究竟是什麼意思?酒足飯飽,楊袞站起身來離去。
林仁肇低聲道:“楊指揮,今日這番話,是何意?”
“中原朝廷歷來強勢,契丹人以為這一次來和談,對大唐來說是憐憫,但本將偏偏要讓耶律海里知道,大唐並不會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在結盟一事上,都是平等的。”說道這裡,楊璉心中微微嘆息,若不是兩國離得太遠,大唐從國力上來說,又比契丹、漢國相對較弱,楊璉又怎會如此吃虧?
林仁肇仍然有些遲疑,道:“楊指揮,若是契丹人出兵,大唐當真會出兵接應?”
楊璉笑了笑,道:“此事重大,必然要得到陛下的同意,不過,若是趁著那個時候,伺機收復中原,也不是不可以。”說著,走出了酒肆。
耶律海里年約三十,父親麻答是耶律德光的侄兒。麻答主要佔據幽雲十六州,因此,契丹內亂,對麻答影響很大,在耶律阮與耶律李胡大戰的時候,麻答便只能靠自己。所以在第一時間內,麻答就想到了位於漢國南邊的大唐。希望能透過結盟,緩解壓力。
一開始,楊璉對他的到來非常熱情,好吃好喝地招待著,並且還與他談了幾次,但是始終沒有深入瞭解,不知道楊璉的底線。楊袞是漢人,所以在第一時間,耶律海里便想到了楊袞,希望透過他能試探到一點風聲,以便下一步的計劃。
不過,當楊袞帶來楊璉的最新資訊,並告知楊璉的條件的時候,耶律海里倒吸了一樓冷氣,這個楊璉,胃口太大了。雖說契丹人是草原上的民族,並不缺馬,但馬和戰馬有著本質的區別,一年兩千匹戰馬,數量已經不少,就算大唐能付得起戰馬的費用,但契丹也不可能將這麼多的戰馬支援大唐,一旦大唐擁有足夠數量的戰馬,將來若是與契丹爭奪天下,便是契丹的勁敵。
耶律海里有些不願,不過他也知道,這場談判,不可能楊璉需要什麼,他就拿出什麼。既然大唐需要的東西已經挑明,耶律海里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