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遼落日(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光之輪轉動不息,轉眼遼國保大五年(公元1125年已經到來,動盪不堪的上京道卻還看不到結束混亂的曙光。
失去了大遼王朝的強力鎮壓,這片遵從叢林法則的土地更加無序而混亂,各方勢力相互角逐之下,幾乎每月都有幾起或大或小的戰鬥爆發。
昨日,河董城東南約兩千裡的一處荒漠中便爆發了一場不甚激烈的戰鬥。
戰鬥的規模並不大,並因為被突擊方當場潰逃而迅速結束。
但失敗者四散而逃,卻給兵力本就不多的突擊者造成了不少的阻礙,以至於此戰的最重要目標在混亂中再次逃脫。
次日黃昏時分,荒漠中,一小隊疲憊的契丹人駐馬遠望。
“張仁貴,你眼力好,快看看那邊是不是陛下?”
順著北護衛太保術者手指的方向,騎在馬上的侍從張仁貴手搭涼棚,遠處的沙丘下,確實有一個人影若隱若現。
“太保,好像——是的!”
“快去迎駕,駕!”
沒錯,大遼天祚皇帝的保大五年開年就是在逃亡中開始的,只是這一次的逃亡顯然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更加狼狽。
年前,金軍擊敗並俘虜遼國都統耶律馬哥,耶律延禧因此失去了最後一支效忠於自己的大軍,只能再次潛回西京道。
天祚帝前往倒塌嶺節度使司,本欲尋求北部謨葛失的幫助,獲得補充後再前往雲中之地繼續積蓄力量。
只是這一次,謨葛失卻冷落了天祚皇帝,逼得其侍從以隨身衣物換取食羊。
接連吃了幾頓冷飯後,耶律延禧終於意識到繼續南下的危險,倉惶逃回上京道。
之後的數月時間裡,天祚皇帝只能不斷轉移於諸部之間,以逃避金軍的探查。
最終,走途無路之下,其人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納娶突呂不部節度使訛哥之妻諳葛,以期留在突呂不部渡過寒冬。
但此舉不僅沒有換來耶律延禧想要的效果,反而讓部分隨駕臣子看到了天祚帝雄心已失大遼未亡而亡的事實,極度失望之後便是難以排解的怨懟情緒。
隨後的月餘時間裡,隨駕臣子們利用突呂不部內部的矛盾不斷串聯,並趁著新年宴會之際發動叛亂,殺死了呂不部節度使訛哥。
這次叛亂的矛頭直至耶律延禧,叛臣們計劃劫持天祚皇帝,以利用其人最後的價值——作為投名狀,投降在西北面發展的耶律大石。
關鍵時刻,耶律延禧新任命的北護衛太保術者、舍利詳穩牙不裡等人挺身而出擊敗了叛軍。
因為突呂不部節度使訛哥死在了叛亂之中,有其妻諳葛的幫助,耶律延禧只要願意,掌控突呂不部殘部不會太難。
但其人害怕逃跑的叛臣引耶律大石來擒殺自己,不敢久留此地,更不敢繼續向西北遷徙,只能帶著少數願意繼續追隨的隨從折返東南方向,到金國的邊緣地帶冒險。
耶律延禧沒想到的是,這次隨駕人員的叛亂雖然被迅速平定,造成的惡劣影響卻極難消除。
天祚帝“強納”訛哥之妻諳葛在先,吞併其部在後,手段極其下作,丟盡了大國天子應有的體面,也失去了繼續號召上京道諸部的大義。
訊息傳開後,早就離心的草原諸部更有理由防範圖謀不軌的耶律延禧。
諸部不僅不願向行在提供補給,還暗中勾結金人洩露其行蹤,使得殘遼勢力在上京道的行動越發艱難。
昨日,便是因為部族的出賣,天祚帝率眾穿越荒漠時遭到了金軍的突襲。
幸好,這支金軍僅有三百多人,而這幾年不在逃亡路上就在準備逃亡中也鍛鍊了耶律延禧的警惕性,危急時刻其人果斷棄眾而逃,才躲過了這一劫。
“陛下,臣等救駕來遲,請陛下責罰!”
因為逃得太急,天祚皇帝的坐騎中午便力竭而亡,其人只能繼續步行逃跑,才讓隨後趕來的侍從們追上了其人。
接連心腹臣子的遭遇背叛,疑心頗重的耶律延禧越發謹慎,輕易不敢在侍從們的面前表現自己的真實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