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想什麼屁吃(第1/3頁)
章節報錯
就算金國政治體制很不完善並保留著很多部族蠻風,但堂堂皇帝之尊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人臣子打屁股也是件頗失體面的事,能隱瞞還是要儘量隱瞞。
只不過這種事轟動性不要太大,越想隱瞞傳播越快,且越傳越離譜,僅大同情報司打探到的消情報就有好幾個版本。
普通百姓津津樂道於金國的宮廷秘聞,正乾皇帝卻更關心這件事背後的深層原因。
“這事的真實的起因查明瞭沒有?”
“還沒有,臣只能根據一些情報進行推測。”
情報收集就是這樣,能確認有效的情報只佔少數,絕大部分是冗餘資訊和假假真真的訊息,考驗的始終是情報工作者對情報的收集、分析和判斷能力。
“嗯。”
徐澤點點頭,示意外部尚書王四開始大膽講。
“據傳金國立國之初家底很薄,太祖皇帝與諸國論勃極烈約定國庫裡的錢必須專款專用,若遇到緊急事確需挪用經費,必須提前先交由國論勃極烈共議透過才行。
過年前,國論移賚勃極烈完顏宗翰回會寧府述職,在會上突然詢問一筆國庫錢款的去向,金主見宗翰氣盛,不敢扯謊,老實回答這筆錢是被自己偷偷取出買酒喝了。
完顏宗翰於是搬出太祖皇帝訂立的規矩,認定金主違背了國法,必須受到懲罰,於是帶人將金主架出殿外打了二十杖。”
在皇帝即天子觀念深入人心的年代,就算徐澤再如何強調大同政權的合法性來自百姓而非天授,其臣子也會自覺不自覺地將其神化。
身為臣子,卻向自己的皇帝彙報另一個皇帝被臣子打屁股的醜聞,絕對是件極考驗神經的事,一般人都難鼓起這樣的勇氣。
大同立國後,接連北伐南征,力壓宋、金、遼,降服高麗、日本和夏國。
伴隨著國力日盛,正乾皇帝的威嚴也日重,即便是王四這樣得寵的親近臣子在其人面前也慎之又慎。
王尚書話說了一半,稍作停頓,偷瞄了一眼,見皇帝的表情並沒有明顯變化,其人才接著講。
“聽說行刑結束,完顏宗翰就立即率眾臣向金主請罪,金主不僅沒有責怪其人,還肯定了宗翰之前立下的累累戰功。
這件事金國朝廷應該是做了專門的引導,民間輿論多傾向於君賢臣直,讚揚朝堂風清氣正。”
徐澤在心裡對王四補充的“君賢臣直”“風清氣正”之評嗤之以鼻,臉上卻沒有半點表現。
君臣有別,王四君前謹慎,彙報完了情報有意識挑好話講很正常,做皇帝也不能處處表現聖明,該馬虎的時候就該適當馬虎一些。
而金國這份情報充滿了“皇帝金扁擔”的味道,很明顯經過民間的反覆傳播,已經嚴重失真,難以窺探事件的真實全貌了。
唯一能確認的是金國有臣子以下臨上,教訓了皇帝完顏吳乞買,而主持此事的則是其堂侄完顏宗翰。
至於金國的其他權貴為什麼沒有制止完顏宗翰,或者說制止了但沒有成功,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等細節,流言中都沒有提及。
不過,只要深入分析,僅憑這些傳言照樣能得到很多有用的資訊。
略作思考,徐澤接連問出了三個問題。
“金國這段時間有沒有大臣調整,秦檜死了沒有,我們支援金國進行基礎建設的人員有沒有遭到驅逐?”
王四知道皇帝要問什麼,其人也在關注這些問題,之前就已經做了相關功課。
“回陛下,都沒有。”
“嗯,那就好!”
綜合以上情報,徐澤心中大致有了結論。
這件事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其實就是金國新舊勢力的一次公開對決。
金主完顏吳乞買即位前一直被在其兄阿骨打的光芒籠罩之下沒有亮眼表現,卻不是庸碌之輩,其人早就意識到了金國因快速擴張而出現的一系列嚴重問題。
為了國祚長久,也為了自己的帝位穩定,完顏吳乞買主動請求大同帝國給予支援,以幫助其國加快封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