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泥馬渡江江江江江(第2/4頁)
章節報錯
趙構跪拜接旨,起身後,不問理論上歸於自己麾下的元帥王襄近況如何,也沒打聽使者沿途之兇險,張口便問臨安是何等情況,陛下可安好?
其人勤王之急切,由此可見一斑。
由於趙構等人出使後,便因同軍封鎖戰場導致前後訊息斷絕,眾人不知其蹤,為了儘快將聖旨送達,只能選擇了康王原本出使的路線一路走一路打聽。
秦仔這一組剛走到周土縣,就發現了同軍的斥候,幸好人少目標小及時避開了。
但他們在隨後尋百姓獲取補給並打探康王、耿相公等人行蹤時,卻遭到了這些沒有忠義之心的無恥小人出賣。
同行的兩名朝官被隨後趕來的同軍騎兵所獲,秦仔年輕力壯反應快,及時拿了蠟丸逃跑,並最終靠躲進一個糞堆之中方才逃過一劫。
同軍的封鎖太嚴密,百姓們也大半背叛朝廷,方城山要塞過不去,其人只能循著當初耿南仲所走道路進入蔡州,卻陰差陽錯找到了康王。
秦仔著一路耽誤了不少時間,到現在當然不清楚臨安已經陷落的事實。
但以同軍的進軍神速,再加上南陽百姓背棄朝廷的現實,卻很容易推斷出朝廷的情況肯定極度不妙。
為了促使康王儘快出兵,其人只能添油加醋描述同軍動作之迅猛,臨安面臨的形勢之危急,天子苦盼勤王大軍之急切。
趙構聞言,捧詔嗚咽不止,身邊軍民無不感動落淚。
當日,大宋康王起兵於汝陽。
南陽府在蔡州的西面,但因大胡山阻隔,大軍基本不可通行。
為安全起見,趙構選擇先經潁昌府北上。
其人的計劃是做出攻擊開封抄敵後路之態,引同軍回師,以此分擔南陽府的壓力。
如此,還能沿途吸納願意保駕勤王的忠臣義士,以不斷壯大勤王隊伍。
待其部軍隊數量達到兩萬左右的規模以後,再聯合河南府、京兆府等地兵馬,一同反攻進入南陽的同軍。
兩日後,趙構率中軍抵達蔡州最北面的西平縣境內,忽聞前鋒遭遇同軍數百人且雙方已經接戰的緊急軍情。
眾人驚恐不已,皆提議立即回師上蔡縣固守。
趙構聞言大怒,拔劍斬馬,厲聲疾呼:
“狹路相逢勇者勝,我等若無敢戰之決心,如何能驅逐同寇,恢復故土?
此戰,是我等勤王第一戰,必須打出威風,打出不滅同軍不還師的決心!
諸君,誰敢隨孤殺敵?”
眾軍士為康王膽氣所激,盡皆奮勇向前。
可是,指揮作戰是件非常專業的事,並不是會鼓舞士氣就行。
大軍行不到五里,便遠遠看見前鋒潰兵倉惶逃命。
還沒等趙構鼓舞將士們繼續向前迎擊追殺潰兵的同軍,便聽到了敵人的喊話:
“臨安已破,宋主就擒,趙宋滅亡,所有人等立即投降!”
這是趙構一直隱隱期盼的訊息,可在生死一瞬的戰場上聽到這些,卻是個災難。
靠康王打雞血凝聚起來的宋軍士氣在同軍的喊話下,瞬間消散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