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脩年輕時也曾隨父親蔡京幾度沉浮,並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豪門子弟,兩日前就已經覺察到了不對勁。

但其人最初以為官差故意折騰蔡氏一家,以此敲詐錢財,也給了兩名官差一些“好處”,卻沒想到這二人如此剋毒,收了錢財還要置蔡氏於死地。

而沿途百姓如此深恨蔡氏,才是擊垮其人活下去信念的最後一根稻草。

蔡行畢竟還年輕,不可能像自己的父親這般看淡生死,想到了自己可能會被活活餓死的悲慘命運,既恐懼又不甘,哭著問道:

“大人,真的沒辦法了嗎?”

辦法?

有什麼辦法!

數年前,家中西席張觷倒是說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可惜,連太上皇都被關進來寧德宮中終身不得自由,被上皇以富貴牢牢繫結的蔡氏又能逃到哪裡去?

大同麼?

蔡脩隱約知道蔡氏是有機會投靠大同的。

至少,可以提前將部分子弟送到大同避亂。

但父親卻沒有這樣做,其人也不敢問為什麼。

父親就是蔡氏的天。

父親還在,就用不著他這個終生活在父親庇護下的幼子來操心家族的未來。

父親沒了,莫說是他,整個蔡氏,又有誰能擔起家族振興的重任?

想到此處,蔡脩更是萬念俱灰,也不回答蔡行的問題。

“扶我起來吧,看看你祖父醒了沒有?”

去年底道君禪位後,蔡京隨趙佶數日時間狂奔千里,之後還要勞心為上皇處理行在事務,就已經傷了元氣。

這之後,朝廷數次降旨,其人又連遭貶嫡,並一再更換安置地,精神和身體都承受巨大打擊,更是埋下了隱疾。

由德安府出發時蔡京就病倒了,一直強撐著上路,這才導致一行人途中走走停停。

蔡京遭貶,並不是被抄家,身上並不差錢財,在流放途中倒是可以買到治病藥材。

但每日都在趕路,根本得不到正常的休息,便是再有神丹妙藥也別想治好病。

而這幾日斷糧後,蔡京的身體更是急劇惡化,強拖到潭州後便高燒不止,再不能繼續趕路了,只能停在東明寺中苦捱等死。

蔡行之前尋鄉民買米時,躺在草蓆上的蔡京已經燒得迷迷糊糊,一直反覆喊著“粥、粥”,顯然是飢渴難耐。

蔡脩伺候在一旁,卻是除了乾著急什麼都做不了。

其人這才留下妻宋氏看顧父親,自己出來等蔡行。

等二人走進破敗的寺院內堂,卻發現蔡京已經清醒過來,刺客正坐在草蓆上,由蔡氏幫助其整理衣冠。

其人的狀態看起來很不錯,臉上還泛著詭異的紅潤光澤。

“大人!”

蔡脩突然意識到情況不妙,急忙趕上前,卻因為餓得頭昏眼花,一個趔趄差點摔倒,跟在後面的蔡行趕緊扶住老父。

“五郎,你也老大不小了,為何還如此沉不住氣!”

父親的話雖然少了一些中氣,卻還似往日一般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