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敢有異議者斬(第2/4頁)
章節報錯
眾班直剛剛平白被李綱指桑罵槐羞辱一番,立在這裡也不是,撤走更不行,好不容易看到了自己的殿帥,太尉卻又要走,頓時急了。
“太尉,俺們咋辦?”
“咋辦?!”
李綱根本不拿正眼瞅自己,王宗濋就知道自己跑出來解圍不僅沒有討到好,反而在李綱心裡落下了極差的印象。
其人也是憋了一肚子火,頭也不回地撂下一句硬邦邦的話。
“等皇命!”
祥曦殿內,趙桓已經強作鎮定端坐於御塌之上,看面色還算從容,只是其人一身便袍和微微顫抖的雙手卻出賣了他。
“李卿這麼急著趕來見朕,可是有什麼緊要軍情需上奏?”
李綱性子剛歸剛,卻不是隻知道莽的二愣子。
新君不同舊帝,比起道君,現在的趙官家更加年輕也更加衝動,行事隨心所欲,常常不計後果,絕不能用對付道君的一套拿來對付趙桓。
其人瞄了一眼跟在自己側後的殿前司都指揮使王宗濋,見後者沒有退下的意思,乃緩了一口氣,向天子行禮道:
“唐明皇聞潼關失守,便匆匆幸蜀,導致宗廟朝廷碎於賊手,累年僅能復之,範祖禹(宋人,哲宗年間才去世,著有《唐鑑》十二卷,《帝學》八卷,《仁宗政典》六卷等)以為其失在於不能堅守以待勤王之師。
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勤王兵馬不日雲集,必能保住臨安不失。
而賊寇揹負金、夏等虎狼之邦,大軍南下後路必然不穩,進退失據,遲早要退兵。
官家卻舍此大好局面行幸他地,便如龍脫於淵,車駕朝發而都城夕亂,雖臣等留守臨安,又何補於事!宗廟朝廷且將邱墟,願陛下審思之。”
若是沒有經歷人生大事的磨練,有些人即便活到老也只是個孩子。
趙桓便是這樣的熊孩子,其人即位前總愛跟自家老子對著幹,乃是反抗趙佶對自己的漠視,潛意識裡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有和父皇對話的資格。
可等到趙佶決意禪讓皇位真需要他擔起“已經長大”的責任時,趙桓卻又一哭二鬧三逃跑,就是不想擔下這天大的責任。
當然,成年人之所以不同於熊孩子,就是因為成年人的世界再不想為的事也沒人會替你為,再不可能像孩子般哭鬧一番就有人為你擦屁股。
登基這些天以來,趙桓神經高度緊張,一直都沒有睡好過。
身邊的所有人一直不斷地向其灌輸“天子之責”,就算再魯鈍的人經歷這番教育之後,也能想明白不管自己是不是自願,只要坐上了皇位,就不可能再回得去。
要想保住性命,就得先保住江山,道理就這麼簡單,避無可避,不得不面對。
“卿之言——”
眼見皇帝被李綱說得就要動搖了,一旁的內侍王孝竭大急,趕緊朝天子使眼色。
同軍很快就要打過來了,趙桓內心恐懼異常失了分寸,才會受臣子們蠱惑,不管不顧地只想跑路。
結果,人還沒逃出宮,就被李綱堵個正著。
李相公雖然說得很委婉,實際卻像哄孩子一般。
自家老爹都很少以這種語氣跟自己講話,趙桓心中不爽,卻只能強行忍耐。
此刻見內侍還擠眉弄眼試圖操縱自己,其人頓時情緒失控,吼道:
“你這狗才,你有什麼屁?快放!”
大宋的宦官雖然也能封侯拜相,但被國法層層壓制,政治地位趕文官相差甚遠,一旦在宰執重臣處留下了壞印象,有的是辦法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