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族生存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韓氏大宅晝錦堂。
當代宗主韓治出了閣樓大門,親自迎接各位族老。
晝錦堂名為“堂”,實際是韓琦以武康節度使身份回鄉知相州時修的一座閣樓,整體雄偉秀麗、古樸幽雅。
《漢書》有“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之語,韓琦反其意而用之,名為晝錦堂,大略有老韓在趙宋政治舞臺風光多年,也該晝錦還鄉享幾年清福之意。
晝錦堂的牌匾是韓琦親筆,正廳前的影壁上刻字“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落款是歐陽修,筆跡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老而不枯、潤而不肥,乃是趙宋書法大家米沛的親筆。
當年,晝錦堂剛剛落成,時任吏部侍郎參知政事的歐陽修便主動寫下這篇歌頌帝國名相的《晝錦堂記》,就連為人癲狂不事權貴的米芾也為之揮毫酒墨。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僅從影壁題字就能看出當初的安陽韓氏在魏郡王韓琦的庇護之下是何等的風光。
只是,任誰也想不到,魏郡王離世不到五十年,儀國公(韓琦長子韓忠彥)離世僅僅十一年,風光無限的安陽韓氏就迎來了宗族危亡的大災難。
為了應對危機,韓氏當代宗主,儀國公韓忠彥第五子韓治便緊急召集族老,討論宗族的未來。
“二位叔祖,快裡面請。”
韓固、韓紹在路上就遇到了族叔韓純彥和韓嘉彥,乃與二人聯袂來到晝錦堂。
韓純彥是韓琦第四子,字師質,時年五十七歲,也曾兩知相州,以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萬壽觀,文安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袋。
韓嘉彥是韓琦第六子(第五子韓粹彥兩年前離世),字師茂,時年五十三歲,尚唐國賢穆長公主,官至宣州觀察使。
安陽韓氏宗主本是韓顧一脈(韓琦之父韓國華的長兄),至魏郡王韓琦返鄉養老後,宗族公推由韓琦這一脈主持宗族。
其後,這個傳統便保留了下來,以選取最優秀的人,確保宗族富貴不減。
韓純彥、韓嘉彥年齡雖然還沒有族孫韓治大,卻是安陽韓氏輩份最高的二人,就連當代宗主韓治都要稱一聲“叔祖”。
眾人坐定,時年六十二歲的宗主韓治直奔主題。
“今日請諸位叔祖、叔父過來,實是安陽韓氏遇到了大難關,治懇請各位長輩出出主意。”
“宗主請講。”
“河北變了天,以如今的形勢看,朝廷再無回來的可能性,徐澤取代趙氏坐天下是不可逆轉的大勢。”
韓治的這些話就算傳出去,趙宋也不能真把韓氏如何。
就如同在黨爭中落敗的上任宗主韓忠彥因棄湟州之論被一貶再貶,但朝廷對安陽韓氏的恩寵卻一升再升。
到了安陽韓氏這種程度的大族,實際上已經有了與朝廷討價還價的本錢,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真話”。
何況,朝廷確實不可能再回到河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