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陛下可願聯同滅金(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為,只有殺死了貳臣耶律阿息保,證明了天祚帝的權威不可挑釁,再向皇帝袒露自己軟弱的肚皮耶律大石才可能得到寬容。
反之,也一樣。
處死了耶律大石死,耶律阿息保就不用死。
逝者已逝,阿息保用自己的死換取了大石的生,天祚帝也以自己的狠戾證明了他具備繼續領導眾人的資格。
耶律大石就必須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堅決服從天祚帝的調遣——這一切都是為了“復遼”大業。
果不其然,當耶律大石帶著龐大的軍隊和北遼小朝廷千里來投時,天祚帝似乎忘了才被處死的阿息保,親率滿朝文武喜迎英雄歸來,給了大石足夠的禮遇,
至於令人尷尬的北遼小朝廷,則被其人晾到一邊,暫不處理。
待到兩軍完成了指揮權交接,軍中各級將帥盡皆向天祚帝效忠後,耶律延禧卻突然翻臉。
其人重提叛逆耶律淳僭越之事,下詔降已死的耶律淳為庶人,誅殺了在軍中有一定號召力的蕭德妃,並將部分附逆的北遼小朝廷官員流放了苦寒之地。
做完這一切後,天祚帝才召見了實際被自己軟禁起來的耶律大石。
御帳中,只有兩個人,耶律延禧拔刀直指耶律大石,怒喝道:
“虧我一直這麼信任你,我還沒有死,你怎麼敢迎立耶律淳這狗雜種?!”
耶律大石跪在地上,看不清楚天祚帝表情,但他知道只有挺過了眼前這一關,才能繼續為“復遼”大業貢獻力量。
“金人南侵,社稷覆亡之際,陛下擁有整個大遼的力量卻拋棄江山遠遁。沒有陛下號令天下、凝聚人心、調集力量,燕京軍民便如失去父母之稚子,面對金、同兩國強盜破門而入,不想引頸待戮,就只能自己救亡圖存。”
耶律大石跪直了身子,直視耶律延禧,仿若又回到了當初在南京留守司官衙前喊出“迎燕王救遼國”的口號一般,越說越激動。
“以彼時的形勢,不立耶律淳,就得立耶律定,只要能帶領燕京軍民趕跑侵略者就行。都是太祖的子孫,再如何篡立,豈不強似待到城破之後乞求敵人來寬宥性命?”
“哈哈哈,大石啊大石,一年不見,你還是這般利嘴!”
聽了耶律大石一番慷慨陳詞,耶律延禧不怒反笑,以刀背拍打耶律大石的肩膀。
“朕是膽小鬼,不敢迎擊強敵而拋棄江山遠遁,你們倒是大英雄,社稷危亡時救亡圖存了。結果如何?要是朕陪你們留在燕京,大遼是不是就能打敗同金兩國?”
聽到天祚帝說出這句話,耶律大石終於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賭對了。
在救亡圖存的巨大壓力下,大遼的所有人都在成長,不僅自己變了,天祚皇帝也變了,早非昔年的單純模樣。
念及此處,耶律大石伏地大拜。
“陛下是至尊,眼裡看到的是整個天下,臣等愚昧,只能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但若是時光可以倒流,臣等還是會竭力守住南京。”
“哼!起來吧。”
耶律延禧沒理會耶律大石送上的馬屁,收刀入鞘,隨即吩咐帳外的內侍。
“進來,為咱們的大英雄上酒食。”
耶律大石自然聽出了皇帝話中的揶揄之意,不願起身。
“大石擁立逆賊耶律淳在先,投降敵人徐澤在後,不忠不孝之罪臣,不敢稱英雄!”
天祚帝已經退到御塌上坐下,擺了擺手。
“好啦好啦,朕赦你無罪,帳內又沒有別人,差不多就得了,起來吧!”
正如耶律大石所向,所有人都在成長,天祚帝也今非昔比。
其人嘴上雖然赦免了耶律大石,其實內心根本不信任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