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還是最後的軍糧,今天便是連黑豆也沒有了。

即便如此,強敵緊追不捨,不斷有陣亡的情況下,還能有數百人始終追隨,种師中也知足了。

只要能順利回去,以這些人為骨幹,種家軍就能浴火重生。

“大帥,同軍又來了!”

親兵喊醒了再度陷入迷糊狀態的都統制,种師中竟然不用親兵攙扶,忽地自己站了起來,說話也中氣十足。

“給本將披甲!”

幾個親兵看著狀態明顯有些不對勁的都統制,卻不敢拂逆其人的意思。

其實,种師中的身上早就沒了戰甲——沒有誰能在連續三天的逃亡後,還披著沉重的步人甲。

親衛們七手八腳地幫都統制整理好了衣裝,便簇擁著其人走向谷口。

三百餘名弓弩手已經端著神臂弓列好了陣,瞄向山谷外的同軍陣列。

木麻也見到种師中走了出來,立即命令將士們喊話。

“放下武器,投降!”

“投降?種家有敗將,無降將!老夫堂堂大宋大將,如何會降你這孺子!”

种師中回應完木麻,就立即命令弓弩手射擊。

可惜,兩軍的距離太遠,且同軍陣前還立著大盾,箭雨沒能造成任何殺傷。

种師中站得筆直,彷彿沒有注意這個“戰果”一般,面無表情地繼續下令。

“繼續,接著射!”

指揮弩手的家族子弟想起了什麼,臉色頓時大變。

“大帥,剩下的弩矢不到一千了。”

“全部射完!”

种師中時年六十三歲,有不少兵卒的父、祖都在其人麾下征戰過,都統制積威甚重,眾人不敢違令,只能毫無意義地消耗僅剩的弩矢。

射完弩矢後,不待种師中再下令,眾人自覺拆掉弩機和弓弦,並以石頭砸毀弩身。

這本就是精銳宋軍必須執行的禁令,凡臨敵,弩矢射完,失去反抗手段可能被俘或戰死時,一定要毀壞神臂弓,堅決不能讓此等利器落到敵人手中。

遠處的同軍軍陣中,看著宋軍的瘋狂行為,木麻並沒有催動官兵上前制止。

兩軍隔得太遠,制止不及,還有風險,也沒有任何意義。

宋軍視之為神兵利器般的法寶神臂弓,在同軍官兵眼中,不過是一種射程雖遠卻維護麻煩也不怎麼好用的武器而已。

大同不僅能批次製造神臂弓,還能製造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武器,但這些都不是同軍克敵制勝的秘訣所在。

同軍建軍後,皇帝就一再向官兵們灌輸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沒有神兵利器也要能打敗強敵的理念。

同軍各級將帥也一直以此理念練兵打仗,並共同鑄就了同軍的“性格”。

“臨陣擊退強敵者,有大功,當重賞!”

山谷口,滿面紅光的种師中彷彿一個精神病人般地囈語著。

幾名親兵面面相覷,尷尬地看著都統制,种師中卻不為所動。

好一會,一名親兵從背囊中取出僅剩的十來個小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