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將隕落(第2/4頁)
章節報錯
等太原府大敗的訊息傳至東京城,趙官家最有可能的做法是找替死鬼以平息徐澤的怒火,朝廷絕不可能向河東繼續派出援軍。
而且,經此一敗後,大宋元氣再傷,短期內也沒有更大規模的援軍可派。
更何況陽曲城殘破,根本無法抵擋同軍犀利的炮火攻擊,城中還極度匱糧,大軍一旦進城被圍,則守無可守,逃無可逃。
如今的局勢,已經避無可避,只能硬著頭皮迎擊永利監方向趕來的同軍主力。
只要戰機把握得當,未必沒有取勝的機會。
實際上,彼時已經沒有同軍“主力”了。
一路向南撤離的宋軍實在太多,這些人被擊敗後又到處亂逃,漫山遍野都是人,如不及時處理,將為後面的治理埋下隱患。
等這些宋軍穩住神,再依託堅城硬寨死守,又要多很多麻煩事。
李逵分出部分人馬向南追擊潰逃的宋軍,並順勢攻打一路的城寨,以切斷後續人馬的逃跑路線。
由此,其人帶往陽曲城下堵截种師中部的兵馬還不到七千人。
而种師中也沒能實現與李逵硬碰硬的計劃,其人帶著三個將的西軍才出營,留守陽曲城外的同軍木麻部就跟了上來。
一直密切關注城外動靜王稟及時開啟城門,帶著千餘名兵士衝了出來,欲要拖住木麻,以掩護种師中部逃跑,卻被後者以一個營衝散,還差點順勢奪了城。
王稟的行動雖然失敗,卻為友軍爭取到了一點時間。
种師中立即調整部署,將部分弓弩手集中在隊伍後面,命令他們以神臂弓威脅追擊的木麻部同軍,如此且戰且走。
前面有隨時出現的敵軍主力,後面又有甩不脫的同軍偏師,在這種形勢下,其部已經不可能再繼續向南撤退了。
种師中只能改為向東面轉移,計劃先避過同軍的主力,待前往壽陽縣會合了張灝部兵馬後再做下步打算。
只是同軍的進展太快,宋軍才往回走出三里,李逵就帶著人追了上來。
人數處於劣勢,戰力和士氣也遠不如敵方的种師中部宋軍遭遇敵軍夾擊,傷亡急劇攀升,不多時,便有兵卒開始逃散。
關鍵時刻,种師中之前派往百井寨和赤塘關的人馬撤了回來,統兵官黃友是條好漢,得知主帥危急,果斷率部加入戰團,再次分散了同軍部分兵力。
雙方混戰至天黑,宋軍死傷慘重,黃友英勇戰死,殘部四散而逃,种師中只能藉著夜色遁入山中。
從俘虜嘴中確認了种師中的訊息後,李逵命熟悉山地戰的木麻率四營兵馬繼續追擊,其人則整頓兵馬,收拾戰後殘局。
到了這個時候還能追隨种師中的,自然是隨其出生入死多年的種家軍精銳,凝聚力和戰鬥意志遠非京營大爺兵們可比。
這也是之前發現西路崩潰後,种師中卻將大部分京營兵馬趕走,卻留本部西軍並親自殿後掩護大部隊撤退的原因之一。
若是將所有人馬都留在陽曲大營之中,興許可以多堅持一時半刻。
但一旦被擊敗,場面將完全失控,死掉的人會多更多。
而沒了只認錢又不賣力的京營禁軍拖累後,剩餘的種家軍戰鬥力更強,還能依託複雜的地形與弓弩更多的優勢,與追擊的同軍打得有來有回。
可形勢卻是越來越壞,宋軍慌不擇路,逃了兩天多,離壽陽縣還有百餘里。
木麻就像老練的獵人,始終不疾不徐,一面保持距離和壓力,並不時發起攻擊,消耗敵軍有限的箭矢,一面又不動聲色地分兵包抄,將敵人逐步趕入絕境。
種家軍因為倉促撤退,攜帶的補給本就不多,在之前的混戰和轉進中又丟了大半,士卒們餓著肚子邊逃還要邊作戰,已經極度疲憊,越逃越沒有力氣。
逃亡的第二天夜裡,种師中便命將士們殺了自己的戰馬分食,此舉倒是激勵了一些低落計程車氣,可戰馬雖重,身上的肉卻遠遠不夠彼時還有的兩千餘人裹腹。
而昨日一整天,殘餘的將士們僅分得一勺黑豆充飢。
只是大半熟的黑豆味道難以恭維,吃多了還脹氣。
實際上,這本就不是給兵卒吃的軍糧,而是馬料,卻拿來給人勉強充飢,因為不吃黑豆就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