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憑著超乎尋常的危險感知和耐力,耶律延禧一再逃過了金軍的追擊,破壞了金人速戰速決的戰略。

但堂堂大遼皇帝被敵人追得如老鼠般亂竄,也讓跟著其人倉惶逃命的衛士生出了忿怒怨恨之心。

預料到兵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耶律延禧做出了棄卒保帥的決定,處理了兩個民怨極重的重臣。

繼驅逐蕭奉先父子後,天祚帝又斥逐了北樞密使蕭得裡底。

女直人起兵之初,大遼朝議曾多次廷議舉大兵討伐。

結果,每次都是蕭奉先和蕭得裡底二人加以阻撓,以至大遼錯過了平亂的最佳時機,使得女直人逐漸坐大。

最終,這個被他們忽視的金國,把大遼逼到了滅亡的邊緣。

心軟的天祚帝並沒有痛下殺手,只是驅逐了兩個大奸臣。

但這二人離開後,卻沒能逃過國人的懲罰。

蕭奉先當日跪辭皇帝之後,知道國人深恨自己,不敢稍作停留,立即帶著兩個兒子和僕從逃出了山。

結果,沒走出幾里,其父子三人就被自己的四名僕從脅迫捆綁,欲要送給金兵領賞。

夾山周邊,到處都是搜捕耶律延禧的金軍探馬和欲要追尋皇帝救國的遼人。

這四個奴僕運氣很好,沒碰到其他遼人,先找到了一隊金軍探馬。

金兵得到了蕭奉先這條大魚,自然喜出望外,當即殺了四個求賞的奴僕,又將不願走的蕭奉先長子蕭昂活活打死。

蕭奉先及其次子蕭昱則被戴上了刑具,金人慾要將其送回會寧府交由皇帝發落。

但金軍探馬在返回的途中,又遇到了趕來投奔皇帝的遼軍。

雙方一番激戰,金人不敵,蕭奉先父子二人又被遼人奪回,並進山獻給了皇帝。

這一次,耶律延禧沒有再心軟。

其人見都沒有見蕭奉先父子,直接命衛士將二人賜死。

至於蕭得裡底,其命運和蕭奉先差不多。

被逐出的半路上,蕭得裡底同樣被自家奴僕綁了,一樣送給金兵領賞。

其人倒是比蕭奉先有血性,先是假裝老邁無用,任由金人擺佈。

待金兵懈怠後,蕭得裡底又尋機脫身,打算再次回到皇帝身邊以證心跡。

但蕭得裡底的好運氣從金人手中逃脫後便用完了,其人尚未回到山中,就被逃亡的遼帝衛士耶律九斤抓獲。

彼時,耶律淳僣號稱帝的訊息已經傳到西京,天祚帝身邊的臣子陸續逃亡。

耶律九斤見耶律延禧大勢已去,欲要前往燕京投靠耶律淳,正愁沒有“見面禮”,便遇到了大奸臣蕭得裡底,自然不會客氣,當即便將其人綁了起來。

而尚在夾山之中躲避金人搜捕的遼帝耶律延禧眼見隊伍越來越少,也痛定思痛,在處理完蕭奉先和蕭得裡底之後不到十天時間內,其人相繼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

召撻不也典掌禁衛;

命去年在同、遼外交爭端中被免職的同知殿前點檢事耶律高八官復原職;

以北院樞密副使蕭僧孝奴知北院樞密使事;

以同知北院樞密使事蕭查剌為左夷離畢。

但耶律延禧遲來的悔悟和振作,卻沒能挽回已經失掉的國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