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清算遼臣(第1/3頁)
章節報錯
西線,第一軍基本穩定了涿州形勢後,軍正牛皋即率部進抵易州淶水縣。
大帳內,牛軍正接見了遼知易州事州高鳳派來的使者。
“高知州遣小人來,是想請將軍寬限兩日。”
啪!
牛皋一掌重重地拍在案几上,怒視來使。
“啥?高鳳前日才派人找俺主動約降,今日就要變卦,是不是覺得俺好說話,專門消遣俺!”
使者被牛皋的氣勢所攝,趕緊磕頭求饒。
“將軍,將軍息怒,實是紫荊嶺的兵馬還沒有撤回,知州大人擔心會留下首尾,讓——”
牛皋騰地站起,對帳外傳令兵喝道:
“傳令,聚兵!”
下完令,其人才轉身對來使道:
“你現在就趕回去,告訴高鳳,真想投降就別跟俺耍花樣,等我大軍抵達易縣城下,就只收俘虜,不接受投降!”
“是,小人這就回去!”
易州的使者出營不多時,牛皋便點齊兵馬,出了淶水縣,向易州治所易縣進軍。
當日申時,第一軍將士進抵易縣西北十里處,前出的斥候就見到了高鳳率易州文武跪在了官道上。
易州既下,南京道西線便全在同軍掌控之中。
隨後,東線玉河渡大捷,北遼政權投降的情報也送到了第一軍。
留下少量兵馬整訓易州降軍,牛皋率部繼續西進,翻越太寧山、紫荊嶺和五回嶺,向西京道蔚州飛狐縣進軍。
東線,燕京投降的次日,徐澤便命兵馬四出,接收析津府周邊州縣和關隘、烽堡。
朝廷已經投降,有降臣隨軍傳旨,接收工作比較順利。
三日時間內,同軍便相繼接管了昌平縣、潞縣、懷柔縣、安次縣、漷陰縣、武清縣、三河縣等地,並控制了析津府進入西京奉聖州的關隘居庸關。
僅有檀州守將質疑朝廷的旨意,堅持要見到前段時間經檀州北上聯絡金人的知樞密院事曹勇義,才肯奉旨獻城。
奉命接收檀州的張雷自不會滿足其人的要求。
不開城,就開炮!
在同軍猛烈的炮火下,守軍半個時辰都沒堅持到就發生了譁變,這個頭鐵的守將被自己的部將砍了腦袋。
檀州請降,析津府北上中京道的通道也被打通。
燕京城中,除了夜間繼續執行宵禁以外,其他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復。
徐澤沒有再隨軍隊征戰,其人坐鎮燕京,主要盯著三件事。
其一,接管文書典籍,對照戶籍資料,核查燕京軍民;
戶籍制度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其前提是編戶齊民。
國家政權繞開宗族和部落,直接以戶為單位來管理治下百姓,是謂“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