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幹這個計劃非常完美,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遼軍每批人馬切入大戰的時機也把握得很準。

唯一的問題,就是敵人不配合。

大戰開始後,三批遼軍接連發起四次衝鋒,但從頭至尾都沒有打出一次纏鬥效果,反而是需要快速移動的騎兵被同軍給纏上了。

行動最慢的耶律大石其實是在嚴格執行蕭乾的戰術方案,一刻也沒有耽擱。

實際上,收到敵軍渡河的訊息後,其人就恨不得馬上奔赴戰場,親手殺死徐澤,以洗刷自己的罪孽。

但步兵為主的南營遼軍因為軍隊構成龐雜,反應遠跟不上以騎兵為主的北大營。

部隊整隊出營耽誤了太多時間,出發後又遇到大雨,道路溼滑難行。

等一身泥水的耶律大石終於跌跌撞撞趕到預定戰場時,戰鬥早就進入了尾聲。

東面,敵軍的優勢兵馬正在驅趕屠殺已經崩潰的民軍;

西面,徐澤的大纛立在厚實的軍陣之後,似是在嘲笑姍姍來遲的遼軍。

“鎮國,雨停了!”

耶律大石鐵青著臉,緊咬的嘴唇已經滲出了鮮血,他卻渾然不知。

雨確實停了,屬下的話沒有任何毛病。

但在耶律大石聽來卻格外刺耳,似乎是在嘲笑其人“你來晚了,戰鬥已經結束了,遼國很快就要滅亡了”一樣。

按照蕭幹本制定的計劃,就是該他最後入場收拾殘局。

現在,他確實最後入場了,也是收拾殘局。

卻是己方的殘局!

雖然這一戰的失利並不是自己的過錯,但此戰若是敗了,大遼便再沒有希望,很快就要滅亡,耶律大石卻無法原諒自己的愚蠢。

鏘——

耶律大石拔出腰刀,剛向前伸出一截,就突然反轉刀刃。

“鎮國!”

沒等驚慌的親衛伸手製止,耶律大石就已經用刀刃劃開了自己英俊的面頰,又抬手製止忙著要為他包紮的親衛。

任鮮血由傷口滲出,並滑入自己的頸脖,耶律大石驅馬巡視惶恐的部下們。

“遼國就要滅亡了,能跟大石來到這裡的,全是不願做亡國奴的勇士。這一仗我們本來能贏,卻變成了現在這樣子,怪就怪就大石無能,連累了你們,連累的大遼!”

其人手指自己臉上還在流血的傷口。

“無能的大石已經領了罰!”

“將軍!”

有些感性的兵卒已經被鎮國將軍的行動和語言所感染,喊話的聲音都有些哽噎了,耶律大石盯著這些激動的兵卒。

“忍住淚,不要哭!遼人不相信眼淚,我們只有熱血,把眼淚送給我們的敵人!”

即將落淚的兵卒們忍住了淚,眼神重又變得堅定起來。

“我們確實來遲了,但戰鬥還沒有結束!”

耶律大石側身,抬起腰刀指向徐澤大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