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攪局者徐澤(第2/3頁)
章節報錯
同舟社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南京道?!
完顏宗翰等人立即意識到事態麻煩了。
論做生意,同舟社絕對是個非常好的盟友,但論打仗,這又是一個極為難纏的敵人。
金國的強勢崛起至今,所向無敵,卻始終奈何不得的同舟社,就連他們的皇帝都對同舟社忌憚不已。
同舟社這個時候介入南京道,會不會把析津府變成第二個遼陽府?
在完顏宗翰得知這個訊息的兩天前,完顏阿骨也剛剛收到了同舟社去年與遼國發生摩擦的訊息——徐澤派使向他通報的。
金主也意識到事態麻煩了,更麻煩的是前線已經失控。
結合斜也傳回的捷報,完顏阿骨打就知道前線是怎麼回事。
這事不能怨斜也,他本來就沒有應對這麼大局面的經驗。
比起遼國和其他北地政權開國之初,金國現在的底子其實已經很厚實了。
還是自己太急,老是拿金國跟同舟社比,才會導致心態失衡趕鴨子上架,給了吳乞買和斜也兩個弟弟太大的壓力。
同舟社的制度再好,金國也學不來。
就像自己有一肚子的治國想法,也沒法教給四弟和五弟一樣。
自己的時代終究是要過去,金國的未來還是得依靠四弟、五弟他們,就算再放不下心,最終還是得放手。
話雖如此,在同舟社已經介入燕京的局勢下,他又如何能夠真正放心?
其人想立即趕往前線親征,隨即又放棄了這個想法,自己留在國內更重要。
當日,完顏阿骨打就命人向前線送去詔書。
而西南數千外的遼國皇帝,也在憂愁大遼的未來。
金人發起進攻的時候,遼帝耶律延禧的確在南京道析津府過冬。
高州被攻破後,中京大定府急報頻傳,請求增派援軍,南京的遼國君臣確實討論過增兵中京的可能性。
但沒等到增援的兵馬出發,完顏斜也就一路狂飆打到了澤州。
耶律延禧頓時慌了神,欲想要帶著捺缽西狩。
南京道是遼國的人口和財賦重地,輕易可召數萬大軍,且與中京道有燕山山脈和長城阻隔扼守關卡,留在南京防守的勝算要遠大於倉促逃到西京道。
大臣們以金軍絕不可能這麼快就突破長城防線南下相勸,而耶律延禧登基後,在燕京花費的精力極多,也認為民心在己,興許可以守得住,乃決定暫時留下。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二月初一的日食異象讓金軍混亂的同時,也給了陳腐的遼國一計重擊。
本就不穩的燕京頓時謠言四起,很多人因為皇帝黑白不分,至大遼山河日下,上天才會降下如此異象示警。
終於看明白了自己在燕京百姓心中的形象,耶律延禧徹底放棄了幻想。
二月初初五,遼帝下達詔令。
以知北院大王事耶律馬哥、漢人行宮都部署蕭特末同時擔任都統,太和宮使耶律補得為副統,率兵屯駐於鴛鴦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