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究竟有多少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加上青州剩餘的五千兵馬(大半為廣陵鹽務巡檢司巡丁和廂軍),對外宣稱兩萬都不算太誇張,確實不算不少了。
實際上,登、萊、密、濰、沂等地,也都有數量不少的廂軍,甚至,還有缺合格戰馬的“馬軍”。
只是“紅五營”進展太快,各地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就紛紛易了主。
這些大宋“工程營”還未來得及完成戰備轉化,就被繳了械。
然後,繼續老老實實地為新“官府”做工程。
其實,這買賣也不差,新官府新氣象。
“紅五營”控制範圍內,做事明明白白,錢款直接發到廂兵手中,
比起原本做事彎彎繞繞多的老官府,要靠譜得多。
益都縣,青州官衙。
由於對此戰信心不足,京東東路轉運使吳汝翼召開了作戰會議,以徵求各方的意見。
有作為才有地位,憑藉之前多次平亂中的優異表現,武松也受邀參加了這次高規格的會議。
與會人員,還有青州知州崔直躬,及關勝、郝思文等一干知兵有威望的武將。
“諸位,賊人兇悍異常,朝廷詔令緊迫,大戰在即,本官需要知道準確敵情——劇賊李子義手下究竟有多少人?”
儘管對此戰缺乏信心,但吳汝翼並沒有公開朝廷許他招安李子義之事。
京東東路各州駐軍被賊人打破了膽,全靠人多壯膽和賞錢利誘。
他擔心一旦講招安之事,眾軍將便失去了鬥志,再無人願意進取。
仗打到這份上,賊人氣焰正熾,胃口必然極大。
能打方能和,若不能奪回一兩座城,打擊賊人的氣焰,招安之事也無從談起。
即便真招安了賊人,事後也必然會有反覆
戰後,自己這個主事者搞不好就要因此吃掛落。
對於漕臣這個問題,最有資格回答的是和紅五營交過手的武松,
但當日賊人只出動了部分兵力,武松也沒有發言的意思,崔直躬只能先講了。
“賊人攻打諸城時兵力最多,據說超過了萬人,又有流民說大部分都是膠西百姓。”
“其後,攻打壽光時,能確認賊人有兩千實數。但賊人能攻下臨沂如此堅城,其兵力恐怕不下萬人。”
崔直躬人如其名,為人方正,說話一板一眼,
只是,說了半天,還是一堆無用的廢話,
聽得吳汝翼心裡更加沒底,只能點武松的名。
“武巡檢,你說下。”
武松起身,先請罪。
“不敢欺瞞相公,當日賊軍見末將所部防守嚴密,且要攻擊其部,乃是主動撤軍。”
此事,吳汝翼也知道一些,官軍屢戰屢敗,極需要一場勝利鼓舞士氣,
武松部能逼退賊軍,也算是“大勝”了,當然要大肆宣揚。
這事即便戰後讓朝廷知道了,也不能算謊報軍功。
“你認為賊軍有多少人?”
武松望了一眼知州崔直躬,見後者頷首示意他如實講。
“回相公,賊軍應在萬人以上,但精銳兵馬應該只有兩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