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強弩之末——什麼來著(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汝翼自萊州出現匪患,起了統兵之心後,就惡補了不少軍事常識。
由是,其人還算清楚禁軍的行軍速度和持續能力等引數,當下在心裡推演賊人這段時間的行軍路徑。
“武巡檢,你確定賊軍真有這麼強的行軍能力?”
根據心中推演的結果,吳汝翼認為根本不可能。
因為如此持久且高強度的行軍,即便是大宋最精銳的西軍也不可能做得到。
“末將不能肯定,但賊軍的行軍速度其實不算快,關指揮和郝指揮也清楚這點。”
武松平日裡話本就不多,把皮球踢給關勝和郝思文後,再次閉嘴不言。
見漕臣看了過來,關勝趕緊應答。
“回相公,確有其事,當年平定瀘南夷亂,登州第二將的行軍速度,就比賊人還要快,末將和郝指揮的兩營,只一日便被徐將軍麾下甩下四十里!”
吳汝翼又看向一旁的郝思文,後者也跟著附和。
這段時日,因軍情需要,吳汝翼召喚了關勝好幾次,知道其人為人嚴肅,不喜大言,心下已經認可了關勝的說法。
“天下竟有這般強軍,難怪難怪!”
吳汝翼無意識的感嘆,卻吸引了有心人。
武衛軍淄州第一指揮指揮使杜繼宗由是道:
“相公,賊人的行軍速度都快趕上了登州第二將,而且賊人攻下膠西縣後,就沒有收到登、萊兩州的訊息,會不會賊人和登州——”
“杜指揮慎言!”
眼見杜繼宗越說越不像話,關勝趕緊出言制止。
關勝自恃才高,心高氣傲,在軍略上,能讓他折服的人極少。
徐澤就是其中之一,文韜武略、眼光格局皆遠超其人,讓他打心底裡敬仰。
更關鍵的是,徐澤有一顆“仁心”,瀘南平亂最終決戰階段,登州第二將功勞最大,斬獲卻遠沒有齊州兵多。
事後,關勝不解,曾問過徐澤,後者反問一句“漢夷相互廝殺了千年,還要再殺多少年”?
此事讓他極為震撼,所以,儘管徐澤在登州做了很多悖逆之事,
但在關勝人心裡,仍然堅信徐將軍是一個心懷天下,能做大事的英雄。
這樣的英雄人物,絕不會殘民害民。
由是,其人也容不得別人妄言汙衊他心中的英雄形象。
大宋各地兵馬之間互不統屬,一起平亂,本就有競爭的關係。
杜繼宗長相矮壯,面黑皮糙,對賣相極好又得漕臣賞識的關勝很有些不爽,
見其人當眾駁斥自己就來氣,梗著脖子,正想繼續說話,卻見轉運使面色極為難看,趕緊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