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首,就算不違約,我們還可以調整對遼國的策略,要不要?”

當初和金國簽訂盟約時,徐澤考慮到同舟社日後的北上戰略,特意留下了暗釦。

其人要求盟約中寫明“在不傷害金國的利益前提下,同舟社保留對遼國外交政策的靈活性和自主權”這一條款。

王四提出調整對遼國的策略,是想建議徐澤透過對遼人提供糧食、醫療等“人道主義”援助,以延緩遼國的滅亡時間。

“不用,遼人懼怕強悍的金人,也同樣看不起孱弱的宋人,咱們何必熱臉貼冷屁股?”

徐澤再次否定了王四的建議,術業有專攻,其人確實不善於出謀劃策。

“再說遼國滅亡已成定局,給再多的援助都救不了他們,最終都得便宜金人,有這氣力,我們還不如直接援助金人換好處。”

王四猶有些擔心遼國時局,欲言又止,徐澤自然知道他的想法,笑道:

“沒什麼好擔心的,不管遼國什麼時候滅,我們都要先做好自己的事,河北的社會改革不能盲目趕進度,趙宋短期內也經不起更多的壓榨。”

“就算金人攻下燕京壯大了實力也不要緊,同軍這幾年盡跟弱宋打,很難看清自己的問題不說,還容易養成堆壞毛病,再打幾仗就要廢了,是該換壯一點的敵人練練手了。”

見社首胸有成竹,王四也明白自己是關心則亂,終於釋然。

“是我想多了。”

大半個月後,耶律餘睹謀反之事的詳細情報到了徐澤手中。

果然出自蕭奉先之手,目的就是為了皇儲之位。

顧家的男人被最深愛的家人“背叛”,耶律延禧暴怒之下賜死了自己的愛妃蕭瑟瑟,卻不忍心殺死兒子晉王耶律敖魯斡。

耶律餘睹攜部叛逃,與其同時出征的蕭遐買、蕭德恭、耶律諦裡姑、蕭和尚奴、蕭乾等人第一時間就帶著軍隊追了上去。

據傳,這些人實際上在閭山追上了叛逃者。

耶律餘睹自知逃不掉,讓部眾先走,自己隻身阻擋追兵,說了一番“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日”之類頗為悲壯的話後,便作勢要自刎。

聞聽此言,追擊的眾將兔死狐悲,一番商議後,竟然放了耶律餘睹。

空手而回的蕭遐買等人回到捺缽處,理由都懶得扯,直接向跟皇帝覆命“追不到”。

沒想到,眾人不僅沒有受到耶律延禧的責罰,皇帝反而給他們加了爵位,又賞賜了不少財物。

據說,這件荒唐事也是出自蕭奉先的主意。

其人自知逼叛耶律餘睹一事惹了眾怒,擔心把所有人都逼到對立面,乃勸皇帝賞以爵位錢財攬結眾人之心。

耶律延禧本就是個沒主意的人,這幾年嘗夠了眾叛親離的滋味,確實害怕再有人背叛,竟然聽從了蕭奉先的建議。

以奚王府事蕭遐買為奚王,

以北府宰相蕭德恭試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上京留守事,

以大常袞耶律諦裡姑為龍虎衛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