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廢物換人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宣和二年五月,大名府治所。
徐澤結束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出巡,回到同舟社總部,就立即簽署了幾項重要的人事任命。
以遼東巡撫使趙遹轉任京東巡撫使;
以知登州府事龔孝序出任遼東巡撫使;
以知真定府事詹度知大名府事;
以知海州事張叔夜知真定府事;
以知東平府事程萬里知河間府事;
以知密州事劉仁瞻知開德府事;
以知沂州事陳規知信德府事;
以知青州事時崔直躬東平府事;
以知相州事韓肖胄知滄州事;
以知即墨縣事趙永裔知相州事……
京東巡撫司是新組建的職司,到目前為止,同舟社在京東東路還缺淮陽軍一地,而京東西路更是隻拿下了一個東平府,並沒有獲得完整的京東路治理權。
徐澤設定京東巡撫司明確的管轄範圍除京東東路各地外,還囊括海州和東平府兩地。
但明眼人都知道,京東兩路都是徐澤的囊中物,遲早要被同舟社吞下去。
在遼東磨礪了兩年,重新回到中原的趙遹,眼見著徐澤將事業再次做大,並已經著手收拾天下,也徹底放下包袱,擺正了自己的身份,一心做事了。
其人先得到社首的准許,趕到大名府,與徐澤深入交換了意見後,愉快地回到京東路就任。
除了這一系列的任命外,徐澤還驅逐——
咳!
河北東西路、京東東路宣撫使徐澤在自己的轄區轉了一圈後,自覺治下英才薈萃,乃向天子上奏,舉薦知河間府事範致虛,提點河北西路刑獄公事劉豫、知陳州事鄧洵仁、知淄州事孫佐名等“治郡有方”的地方官員一十八人,以盡帥臣為國薦才之責。
徐澤當然不會好心為趙佶推薦英才,實際上,這些傢伙全都是他親自考核過後,認定不可雕的“朽木”、影響政治生態的“毒木”、混吃等死的“廢木”。
如範致虛,其人是哲宗元佑三年進士,人物風流,好清談,出仕以來,皆任親要之職,曾官至尚書左丞,在士林中頗有賢名。
前幾年蜀地、陝西、京東等路屢屢用兵,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天子為此事心憂,召重臣獻策。
其餘臣工或獻用兵破敵的妙計,或進增加財政收入之救時之法,或諫削減一些非必要開支的忠言。
輪到頗有賢名的範致虛,這位清閒慣的了官老爺哪裡有什麼好辦法?
其人只能大談用兵不詳,聖天子當以德治天下之類的扯蛋話,把急於解決難題的趙佶氣得夠嗆,乃落其職,改知河間府。
範致虛到任河間府後,痛定思痛,轉而“務實”,專投天子所好,大肆營飭道宇,拜神求仙,搞得地方烏煙瘴氣。
徐澤在河間府考察期間,範致虛也是擺出一副天子之旨不抗,反賊之話不聽的非暴力不合作態度,倒是頗有氣節,當時就被徐澤擼了。
劉豫是元符年間進士,與“頗有賢名”的範致虛相反,據說自幼缺乏教養和德行,其人任殿中侍御史時,還被諫官揭露他讀書時偷同窗白金盂和紗衣的老底。
為此,趙佶專門下過詔,要求眾官不要再追究此事。
要說劉豫在提點河北西路刑獄公事任上做了啥天怒人怨或荒唐的事,還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