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三面開花(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統二師,駐守聊城,為大軍保障糧道安全。”
“屬下一定不負社首重託!”
“其餘各部,明日一早隨我兵出堂邑,直取冠氏!”
“屬下得令!”
趙宋京畿兵馬因為拖欠賞錢問題至今還沒有完成開拔,處於同軍兵鋒威脅之下的大名府、東平府和開德府等地自然也不可能得到增援。
之前,徐澤行文大名府,擺明車馬要武力奪城後,大名府、東平府和開德府等地的只能暫時將有限的兵力收縮,部署在攔截同軍東來的堡壘城寨之中。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同舟社兵馬從濟南府出兵,先攻擊東平府或博州的基礎上。
現在,徐澤卻以人心爭奪的方式悄無聲息地突入到了博州境內,完全打亂了各地之前的部署。
同軍從聊城出擊,向南面突入東平府薄弱的“腰部”位置,立即使得原本防守嚴密的東平府出現了巨大的防禦漏洞。
牛皋、武松兩部萬餘人同時進入東平府境內,向東阿、陽穀兩縣進軍的訊息傳至須城,頓時讓知東平府事程萬里傻了眼。
當一路狂飆的同軍二師由王館鎮過關山鎮再抵達濟水吾山段,工兵營的浮橋都已經架設成功了,須城方向的宋軍救援部隊卻還路上,一直沒看到人影。
而大名府方向,原本負責為大軍探路騎兵營也一路暢通無阻,一直突入到大名府冠氏縣城下,驚慌失措的守軍甚至都來不及關上城門。
騎兵營營正蕭近海抓住戰機,立即突入城中,近兩千守軍當場崩潰哭爺喊娘,穿城而逃。
蕭近海分出一隊兵力控制東城門,自己則率其餘人馬追擊倉皇而逃的宋軍,擴大他們的慌亂,徹底打斷他們的建制。
秉承徐澤的指示,騎兵營以打擊敵軍士氣為先,製造的混亂雖然恐怖,但並沒有對這些抱頭鼠竄的傢伙趕盡殺絕。
倒是一些宋軍士兵驚慌之下,從城牆直接躍下,並在逃跑的過程中相互推搡甚至動刀子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等到李逵率前鋒趕到冠氏縣接管城防時,才知道蕭近海留下大半兵馬巡戒府庫,自己則帶著一百人驅趕倉惶逃跑的宋軍,讓他們將恐懼帶到更西面的館陶縣。
最後,其人還在館陶城下砍殺了近三百已經力竭的宋軍方才撤回,完全不把城上緊張的守軍放在眼裡。
館陶縣置縣最早可追朔到西漢初年,是大名府北面的門戶,位置非常重要。
其西面是十里左右,是永濟渠,再往西十里,則是被趙宋朝廷“三易回河”搞到了此地的黃河干道。
控制了館陶,就控制了北面進入大名府的水陸通道。
是以,知大名府事樑子美之前在此地佈置了五千兵馬,但同軍進展太快,館陶的情況比起冠氏也好不了多少。
敵軍遠在濟南府的情況下,傻子才會全時戒備守在城牆上吹風受凍。
丘八們雖然不懂啥高雅情趣,卻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打仗的時候,吃喝嫖賭的娛樂便是皇帝也不能管。
所以,當蕭近海驅趕敗軍到達館陶城下時,幸好還有老實值守城門的兵士,但這些人加起來還不到二十,第一時間只能是禁閉城門,阻止敗軍入城。
隨後,收到敵情,第一批出營亂糟糟上了城防守的近千守軍,就被區區一百騎兵嚇得趴在城垛上,眼睜睜地看著蕭近海等人砍殺哭喊求饒的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