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兵下博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周通提前率隊前出,沿途宣告同舟社接管博州的訊息,實際上,跟在後面的張邦昌根本就沒看到守軍“望風而降”的景象。
等武松率前鋒主力趕到各烽堡邊時,坐在騾車上的張邦昌和高世則只看到守軍早就卸掉兵甲,打包放到一邊,等同軍接收,自己則動手拆除烽堡的防禦設施,正忙得熱火朝天。
甚至,沿途的村社中也見不到百姓驚慌失措逃避兵荒的場景。
大部分的百姓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出屋觀望路過的同軍,並不時發出歡呼聲。
而在同軍預定的休息點,也早有周通留下的兵士和拿著令牌的百姓提前燒好了開水,慰問同軍將士。
至此時,張邦昌哪裡還看不出來——博州早就陷落了!
事實上,果如其人所料,當隊伍行至博州治所聊城縣城東時,遠遠地就能看到知州率城中文武候在了城外,迎接同舟社大軍到來。
博州提前落入同舟社手中毫不意外。
當鄰近的濟南府和德州相繼被同舟社控制後,無孔不入的共建會組織便迅速在博州四縣鋪開。
而單廷圭帶人潛回聊城軍營,以自己和魏定國的親身經歷獻身勸降後,
一邊是懦弱沒用的朝廷,一邊是蒸蒸日上的同舟社,博州禁軍很快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自副將張清以下,龔旺、丁得孫等指揮使盡皆投靠同舟社。
二月初五,同軍六師師正武松率前鋒九千人西出濟南府,進入博州境內,聊城文武出降,博州陷落。
當心寒膽喪的張邦昌和高世則忍著傷痛趕回東京時,朝廷卻還沒有完成兵力調動。
確定與同舟社的戰爭不可避免後,趙佶只能發出準備打仗的詔令。
詔令各地京畿周邊的駐軍開始集結,迅速前往相州、大名府、安利軍、開德府、東平府、濮州、博州等地禦敵。
但才回到京畿休整的官軍卻不幹了。
啥?
又要打仗了!
爺爺們拼著感染瘴癘的風險,到兩浙路剛打完方臘沒多久,回來還沒休息幾天就又要打仗!
不說這來回的折騰,有多少兄弟因為“水土不服”被折騰得要死不活,再次趕路哪有動力?
關鍵是之前兩浙路平亂的賞銀還有部分沒有兌現,這幫丘八可不管自己在哪裡,當兵吃糧,打仗領賞,天經地義!
更別說,現在還要跟兇狠的京東兵打。
不行!
得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