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飲鴆止渴(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人請求朝廷允許他親率包含李子義殘部在內的京東兵馬,立即南下平滅禍亂江南的賊人方臘,還天下以太平。
令趙佶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京東劇賊李子義就這樣被徐澤打服了!
無論從哪方面看,這都是唯一能解當前死局的最佳辦法。
但為什麼是徐澤主動出兵?
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滅掉了李子義?
為什麼要救大宋?
為什麼時機會這麼巧?
也許徐澤在奏章中強調的“荼毒百姓者必誅”這句話可以勉強解釋其行為動機。
但在天下和權勢面前,什麼都不是的底層百姓,不就是用來欺騙和消耗的最廉價之物麼?
趙宋君臣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徐澤的神仙操作,不明白其人為什麼做了大宋最大的亂賊,還如此熱衷平滅天下的亂賊。
但形勢危急,已經容不得他們多想了。
就算明知道是鴆酒,也要先喝下止眼前之渴,再考慮其他。
畢竟沒了江南,朝廷必亡;
穩定了江南,就算把河北丟給徐澤,朝廷至少還能憑藉江南苟延殘喘。
不知道徐澤如此積極主動地為朝廷分憂,究竟是有什麼圖謀?
只是現在想這些也沒意義了,按腳程算,王黼等人已經到了鄆州,即將進入京東東路,趙佶就算後悔也追不回來了。
令王黼、張邦昌等人意外的是,談判非常順利。
徐澤沒有漫天要價,直接開出自己的條件。
其一,兵貴神速。
朝廷命令一到,同舟社立即發一萬大軍入兩浙路平叛。
路線為由沂州進入淮陽軍,而後順運河官道直下揚州,透過瓜州渡過江,朝廷須得提前準備大軍途中食宿和渡江所需船隻。
其二,兵無常勢。
同舟社保證從出兵開始,兩個月內平定叛亂。
但兩浙路地形和動亂起因都很複雜,從何處發起攻擊,運用何種戰術,朝廷不得干涉,並許同舟社剿撫並舉,動亂平定後,不得對投降的賊軍再清算。巘戅bxwxCO戅
其三,君無虛言。
戰後,朝廷須得任命徐澤為京東東路和河北東路宣撫使,統攬兩路軍務。
徐澤直接挑明,自己到任河北後,會整編所有荒廢軍旅,苦練精兵,以備北伐,朝廷要負責接收非本籍的裁汰兵員,並提供整編所需的甲械和錢糧。
……
ps:除夕了,祝書友們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