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徐澤不出如蒼生何(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北路棣州,商河縣太平鎮。
知棣州事姜剛之正陪同同舟社社首徐澤巡視黃河故道。
“姜知州,道洽政治,澤潤生民。政、治如何,終究要看生民是否受益,深入底層的共建會建設乃是落實諸般善政的重中之重,需得你多費心了。”
“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出自,大意是:治國之道正確了,政治就能治理得好;恩澤散播開來,民眾就能安居樂業。
徐澤這些年博覽群書,以取百家之長,學的越多,就越能感受華夏文化的深厚底蘊,越能從這些歷史沉澱中尋找更契合時代特點的破局之道。攫欝攫
“下官謹記社首教誨!”
這大半旬的時間裡,姜剛之跟隨徐澤走遍棣州各地,早就被社首的高遠格局和博大胸懷所折服,特意帶著小冊子和炭筆,以隨時記錄徐澤交代的重要事項。
“等秋收結束,你的工作重點轉為督促各縣鄉農田基礎建設,具體設計、用工和所需錢糧等資料,都要先統計好,至少提前一個月報計劃給農曹稽核。”
“明白!”
徐澤看著已經化為稻田的黃河故道,又道:
“百年來,黃河屢次改道,棣州數遭水患,你為父母官,此事不可不預,淤積溝渠要疏通,百姓建房勿選窪地,若遇水災,每縣鄉皆要有避難場所,並提前告之百姓。”
姜剛之聽出了徐澤話中未盡之意,只是其人投身同舟社不久,還不習慣以極端惡意推測朝廷。
“社首,朝廷,朝廷當不至於吧?”
徐澤沒跟姜剛之多糾纏這事,趙宋如今陣腳已亂,誰知道朝堂裡的那幫神仙會做什麼蠢事?
“我也希望不至於,有備無患吧,沒有人禍,也要防天災。”
“下官謹記!”
徐澤回身招了招手,親衛立即牽來馬。
“好了,天使估計馬上就要來了,我這就回去,棣州之事有勞姜知州了。”
“恭送社首!”
徐澤這次是從青州博興縣進入河北路賓州渤海縣,而後一路巡視到棣州的。
其人說天使要來京東,實際上是朝廷這段時間的第三次遣使。
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京東淮南形勢反覆變幻,趙宋朝廷與徐澤進行了三個回合的較量。
第一回合,徐澤出其不意的現身李子義後背出奇兵,開啟了京東局面,並逼迫後者向淮南方向破局。
李子義派兵佔領海州,又在淮陽軍內線築城後,就持續騷擾淮南諸鹽場,以威脅朝廷向徐澤施壓。
趙佶派張邦昌出使,調解雙方爭端失敗,索性撂挑子不管,擺出一副管不了,你有本事就造反的姿態,坐看賊人自敗。
而徐澤因為得不到朝廷進一步的支援,在收復安丘、膠水兩縣,戰線拉開後,只能暫停對紅五營的進攻,集中精力恢復被賊人荼毒的各地民生。
如此一來,朝廷掌握大義,同舟社與紅五營則相互牽制,三者之間再次達成形式上的脆弱平衡。
這一階段,李子義部賊軍憑空出現的水軍讓趙宋失了分寸,導致漣水水軍被滅,海州又迅速陷落,淮南諸鹽場生產停頓。
但其陸營遲遲沒能拿下淮陽軍的防線,戰力下滑之速,卻是大大出乎趙宋君臣的預料。
童貫等人分析之後,認為原因至少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