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把水攪渾好摸魚(第1/2頁)
章節報錯
收到徐澤的傳喚後,宗澤立即趕了過來。
厽厼。正所謂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後睡不著,宗澤早過了睡不醒的年齡,加之有了為之奮鬥的事業,更不可能這麼早就上床睡覺。
“汝霖兄,坐!”
徐澤將交給宗澤,後者開啟,發現上面有不少圈改的地方。
“這篇文章總體上很不錯,該講的事基本都講到了,但有兩點還可以改進一下。”
時間不早,徐澤就不拐彎抹角了,直接講問題,宗澤也是個做實事的人,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麼不適應。
“其一,用詞過於考究,不利於傳播。”
“白樂天寫詩尚要講究老嫗能解,這篇文章雖然面對讀書人,但最終還是要讓全天下的普通百姓聽到的,我們就要說他們能聽得懂的話。
“這本遊記你拿回去研究一下,對你應該有幫助。”
宗澤接過社首交過來的書,封面上寫著。
正是五年前行遼途中,徐澤安排聞煥章寫的書稿,有了專門的秘書室後,他又命人將其整理出來,並刊印成冊。
徐澤繼續道:“我們不是做學問,而是在造反,不僅要造他趙官家的反,還要造天下讀書人的反。”
“我們的很多觀念雖然包裝了孔孟之道,可畢竟似是而非,以彼之矛攻彼之盾,讓儒家理論出現裂痕,會讓很多人丟飯碗的。”
“不要指望天下的讀書人會支援我們,至少不能指望他們中的大部分會支援我們,因為即便不提政治理念的衝突,我們也是在挖讀書人的根,他們不可能會感激我們。”
“同舟社的目標,是人人都能讀書,讀書人多了,便不再是寶,社會地位就會急劇下降,內部競爭就會更激烈,再不能高高在上。僅憑這一點,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會害怕我們、敵視我們、詆譭我們。”
“同舟社的天下,只能依靠與我們同舟者共同建設,他們才是我們的根基。對和我們不一條心的人,不要抱任何的幻想!”
“開創前人未有之大局面,必然要承受前人未有之大壓力,‘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沒有這等大決心和大毅力,做不了大事情!”
宗澤頻頻點頭,徐澤的意思他聽明白了,就像那日社首所授的大課一樣,認清自己的根基所在,始終盯著根基做文章。
讀多了聖賢書的讀書人,不是同舟社的根基所在,沒有花大精力爭取的必要,在取得天下之前,也很難獲得他們的真心支援。
其實宗澤並沒有堆砌辭藻以爭取讀書人的想法,只是寫多了錦繡文章,習慣了而已,但他也沒跟徐澤解釋這點誤會,因為沒有必要。
“其二,建設大同目前還只有一個初步的方案,靠你我兩人閉門造車,有疏漏是正常的,不要想著面面俱到。文章中適當誇大一點不要緊,放開你的想象,能把大同描述的多好就寫多好。”
宗澤有些懵,他還是不太明白徐澤的操作套路,說大話他不是不會,但若是被人輕易戳穿,那又有什麼意義?
“若是疏漏太多,貿然發出去,會不會讓這些人抓到了漏洞,攻訐我們?”
徐澤笑道:“有些疏漏不是壞事,不然的話,你把事做得太完美了,別人怎麼能插得上嘴?”
“有爭論才有流——熱度嘛,不要怕別人講怪話,天塌不下來。”
“理不辯不明,他們辯論就是替我們免費宣傳,辯著辯著,我們的事業就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們的理論也能在辯論中得到完善。”
“而且,這不是我們的主戰場,不要指望真能辯贏他們,筆掌握在他們手裡,東京的趙官家能開黨禁,卻禁不了輿論,我們更不能,辯贏他們根本就不現實。”
“靠嘴皮子永遠得不到天下,只有刀槍才行!我們的天下最終還是要靠將士們的刀槍砍出來,靠百姓們的雙手建起來。”
宗澤終於理解社首的意思了,重重地點頭道:“明白!”
徐澤想起一事,交代道:“這篇文章投出去轟動太大,不能署你我之名,確立了國家必須以德取勝的立國根基,就署名為‘德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