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做事莫做夢(第2/2頁)
章節報錯
邊用邊訓邊改,積小變為大變,再隨著自己培養的人才逐漸充斥各個戰線,慢慢扭轉官場風氣。
至於徹底改變官場作風,建設高效運轉,大公無私的官僚隊伍?
做啥美夢呢?!
徐社首可是明確說了,真正的天下大同,要等千年以後的!
徐澤結束臨沂之行,回到諸城官衙時,天色已經昏暗,朱提趕緊提著燈籠迎上。
“社首!”
“這兩日有什麼情況?”
“遼東六個營的輪戍官兵已經到了諸城,另外,宗長史和朱曹首上交了社首要的材料,都已經放在案几上了。”
“好!”
徐澤大步走入官廳,直奔桌案而去。
朱提知道社首的習慣,趕緊去吩咐後廚給誤了飯點的社首和親衛準備飯食。
楊喜外放後,秘書室室首由朱提接任。
他也是當年在梁山便入了書院的少年,比楊喜晚一屆,畢業後,還到蓬萊縣衙歷練過一段時間。
從梁山書院、之罘書院走出來的少年,只要天資不算太差,都在同舟社治下謀得一個不錯的出路。
像秘書處這類級別雖低,卻能經常接近社首的要害崗位,更是優先從他們中選人。
這就是一種導向——同舟社培養、使用自己體系人才的導向。
之罘書院已經擴大了數次,但仍不能滿足同舟社迅猛發展的需要。
同舟社拿下密州後,工程營就著手建設書院,以用於轉移部分之罘書院的師生,諸城書院計劃規模可容納三千師生,並分出了中學和大學兩部。
隨著同舟社取代趙宋重定天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已經有越來越多立志科舉的人才轉而投入書院。
朱提的名字還有些來歷,當年,其母臨產時,嘴中寡淡,特別想吃燉豬蹄。
朱家原本有四十餘畝薄田,不算赤貧,但其祖年前病亡花了不少錢,也沒有積蓄了。
此時正值青黃不接的早春,其父為了給渾家養身體,只能去尋村中的保正借高利貸,又進城買了一個小豬蹄回家熬湯。
結果當年遇到旱災,家中出產大減,高利貸沒能按時還完。
之後利滾利,逐年累計,越來越多,田產全部賣光了,只能流落到梁山水泊。
朱父便給兒子取名朱蹄,以提醒後世子孫不要忘記這件事的教訓。
直到朱蹄上了書院後,才改成了現在名字。
徐澤坐到案几旁,翻看二人送來的兩份材料。
一份為,乃宗澤撰;
一份為,是朱武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