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翼也曾有過和杜繼宗一樣的想法,最終還是被他否決了。

但否決的原因不是其人相信徐澤,而是如今的形勢太糟糕,

以朝廷有限的實力,只能集中精力對付其中一方。

就算徐澤和李子義真有某種瓜葛,也只能裝作看不見。

誰要是把二者混為一團,讓徐澤也摻和進來,這仗就不用打,他這個京東東路轉運使可以直接落職了。

大宋文臣對粗魯武夫印象普遍較差,吳汝翼自不例外,

其人不願跟粗人杜繼宗一般見識,見其老實閉嘴,就岔開了這個話題。

“關指揮,以你之見,賊軍有多少人?”

“回相公,末將不瞭解賊軍實情,不敢妄斷。”

關勝是大宋禁軍軍官中的另類,不愛錢財,卻愛讀書,

書讀得多了,想法自然也多。

其實,他對賊軍的情況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關勝心裡也認可武松的說法,但他對武松的動機卻持懷疑態度。

只因為賊軍的二號人物牛皋讓他產生了很多聯想。

當年,徐澤手下的牛皋和武松兩巨漢可是給他留下了極深印象的。

這樣有本事又曾是徐澤嫡系的人,怎麼可能真心投賊?

可若是牛皋投賊是假,那徐澤和武松在這件事上,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但關勝是一個有想法愛裝在肚子裡的人,即便心中再糾結,其人也不會說出來,便是和他極為親近的郝思文也不知道他的心思。

濟南府與賊人活動的萊、密、濰、青、沂五州山川阻隔,通訊斷絕。

自己這個轉運使都不知道的情報,問一個武夫,也確實是問道於盲了,吳汝翼由是換了個話題。

“朝廷嚴令本官務必收復失地,逼迫賊軍回援,但兵兇戰危,賊軍勢大,如何出兵,諸位可有高見?”

吳汝翼的問題丟擲後,杜繼宗趕緊搶答。

“回相公,末將覺得剛才武巡檢說得很對,賊軍正月下山到現在,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就算再會練兵,能從上萬人裡面挑兩三千精銳也就頂天了。”

其人倒不是草包,肚子裡的確有貨,剛才就在想吳汝翼的問題,只是嘴賤惹惱了漕臣,沒逮著機會回答而已。

吳汝翼眼前一亮,對這個粗鄙武夫有了一絲好感,點頭示意其人繼續講。

“賊軍從拿下膠西縣至現在,連番作戰快二十天,也到了強弩之末——什麼來著。”

杜繼宗判斷吳汝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