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真·守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絕大部分人的命運都不受自己掌控,而是被歷史大勢甚至是小機率事件所左右。
為朝廷辛苦大半月,終於請得登州第二將出兵的田慶,卻沒有受到應有的待遇。
其人上個月稀裡糊塗丟了官,這個月又迷迷糊糊等到時來運轉。
田慶不僅復官,還從七品原官朝散郎的基礎上升了半級,成了正七品的朝請郎。
朝廷這個時候想起田慶這個倒黴蛋,自然是與京東東路再度急速惡化的形勢有關。
之前,攪亂京東東路的劇賊李子義本已被轉運使吳汝翼招安。
賊人安定了數日,還釋放了被俘的數千官兵,願意接受朝廷的招安的誠意滿滿。
卻因為登州第二將突然出兵攻擊其部,懷疑朝廷的動機而再次作亂。
賊人再亂之初,趙佶、童貫等人在驚恐彷徨之中,其實還有一絲淡淡地期待。
畢竟,登州第二將的戰力擺在那裡,只要徐澤願意盡全力,就算不能一舉滅掉賊人,也至少可以有效牽制賊軍,讓其無法威脅東南漕運。
朝廷之前承諾給徐澤的知密州事,更是深有講究。
一旦其人入局,進入密州,就再難為害,只能安心做朝廷的鷹犬。
而且,徐澤這個時候出兵,也算是為朝廷解了圍。
因為不願意兌現吳汝翼之前開出的招安條件,
趙佶、童貫等人本就做好了應對賊人翻臉再打的心理準備。
只是,之後的事態發展,完全出乎朝廷大佬們的預料。
先是膽大包天的徐澤狠狠地擺了朝廷一道,竟然擅自改由北線出兵,攻佔了濰州昌邑城。
徐澤這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不僅讓朝廷之前針對其人的佈局全部失效,
更是逼得賊人只能向西猛攻更好打的官軍,讓京東形勢變得更加不可收拾。
之後的形勢發展表明,徐澤明顯沒有按照朝廷期望的“盡全力”,
甚至,京東東路徐澤、李子義二賊合流的傾向也越來越明顯。
而紅五營賊軍回師昌邑,“趕走”登州第二將,解決了“後顧之憂”後。
李子義部賊人全力向西,爆發出的戰力更加恐怖。
賊人不僅出兵佔領徐州利國監,更是接連打敗朝廷的平亂大軍,截斷了東南漕運。
徐州是極為重要的漕運樞紐,朝廷之前在其地佈置兵力並不弱,編制人數近兩萬。
這麼多的駐軍,再依託堅城,還有隨時可以趕到的增援大軍。
便是調西軍來攻打,沒有十萬以上人馬圍城三月以上,別想破得了。
但賊人一戰全殲入徐西軍,其後又不斷耀武彭城。
朝廷軍隊雖多,但幾次出城與賊軍接戰,均遭慘敗,膽喪之師,人數再多,全無半點用處。
官軍只敢龜縮城中,賊人不需佔領彭城,也照樣截斷漕運。
利國監離徐州治所彭城太近,而徐州又離東京不遠。
賊人肆掠徐州,自然影響到了京畿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官兵接連兵敗,賊人每日耀武彭城的訊息,早就在東京城中傳得人盡皆知。
東京城中謠言四起,糧價一日三調,瘋漲不止,
至朝廷出手平抑糧價前,大米竟然一路飆升到每石七貫兩百四文的離譜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