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算計得死死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好不容易停戰下來的京東東路再起戰火。
趙佶當場心悸,通元衝妙先生張虛白匆匆進宮,以安天子之心。
而風裡來雨裡去,辛苦了大半月的田慶,半點功勞沒撈到,就被稀裡糊塗免了官。
這事還沒完,等京東再度崩壞,其人還不知道要背什麼鍋。
天子可以“倒下”,童貫等臣子卻必須堅持。
之前的之前,趙佶、童貫等人信心滿滿,幻想借著徐澤、李子義二虎相爭,兩敗俱傷之際,
以數千西軍為中堅,京東本地兵馬為主體,一舉蕩平這兩個賊子,還京東東路以安定。
但因為劉法的桀驁,計劃中最重要的西軍沒能按時到位,而李子義部賊軍卻再度出山,一路摧枯拉朽,致京東東路徹底糜爛。
童貫才發現,幸好第一批抽調的西軍沒能按時到位,不然的話,恐怕連李子義部都打不贏,勿論更狡猾的徐澤。
現在,既然徐澤已經入局,京東必將再起變故,
無論是徐澤吞併李子義,還是李子義幹掉徐澤,兩賊一旦成為決出勝者,都會實力暴增,沂州以東,將不復朝廷所有。
屆時,賊人可以安心向西,朝廷將會遭遇更大的危急!
二虎相爭,兩敗俱傷?
一個多月前,趙佶和童貫等人就已經幻想一次,併為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吃足的苦頭,現在如何還敢再做這樣的夢?
經過“兩府”重臣緊張合議,拿出兩條應對措施:
其一:令在淮西平亂的第一批西軍精銳停止征剿賊人樊瑞,速速趕往往徐州治所彭城縣。
令趙隆統率已入京畿的第二批西軍精銳,直接進入淮陽軍治所下邳縣。
其餘京營、河東抽調兵馬速速前往南京應天府集結。
京東西路抽調十個指揮增援濟南府,並進一步加強兗州的防備。
各部到位後,全力防備京東東路的賊人。
其二,令漣水軍各水營做好準備,並抽調四營步軍,
待徐澤攻下膠西縣,在密州取得支點後,
抽調兵馬立即北上,“協助”登州第二將守城,以換其部放手鏖戰賊軍。
第一條策略,是為了應對賊軍針對朝廷的“背信棄義”而展開報復行動。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朝廷掌握的情報太少,
仗打到這份上,連賊軍究竟有多少人都沒搞明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子義部賊軍的人數,肯定比登州第二將的兵馬多得多。
李子義未必就能打得過有備而來,敢於單獨出兵的徐澤,
但一面以少量兵力防守堅城,扛住徐澤的攻城,
一面四處攻伐,以報復朝廷“背信棄義”的兵馬,肯定不會缺。
第二條策略,則是針對徐澤出兵後,可能會賴在一地不走,以養寇自重。
或者與賊人狼狽為奸,甚至,故意擠壓賊軍,迫使李子義攻擊朝廷軍隊。
實際上,派田慶到登州催徐澤出兵之前,童貫就想到這一點。
之所以任徐澤知密州事,看中的正是膠即港便於朝廷水營北上“支援”這一點。
只要徐澤進入密州,便不能再讓其人站穩腳跟,把密州變成第二個登州。
徐澤不想馬上公開造反的話,就只能選擇為朝廷做鷹犬。
唯一要把握的,就是“支援”徐澤的部隊態度必須要好,要真誠協助,不能讓其人感受到敵意,而選擇與李子義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