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臣身邊不能沒有貼心之人,關勝既然在城外駐守,濟南府軍中唯二可用的戰將郝思文便留在了北海城中守護轉運使。

關勝帶了兩個禁軍指揮和兩個下位禁軍指揮,在離城三里處立營。

情報顯示賊軍的主力在北海南面的密州安丘縣,萬一賊軍來襲,肯定來自南面或西南面。

關勝便將自己的營寨設在了城池西南角位置,遇有情況時,方便策應城中兵馬。

事實證明,關勝的擔心是對的——北海果真是賊軍設下的陷進!

而且,賊軍趕到的速度比其人預料的還要快得多。

酉時一刻,關勝部的營寨尚未完全立起,賊軍就殺到了北海城下。

方向卻不在南面,而是——東面!

賊人出人意料的攻擊方向,導致沒有心理準備的城中大軍驚恐萬狀,軍心大亂。

也使得設在北海縣城西南角的關勝部小營,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

形勢危急,暫時沒心思糾結賊軍為何會出現在東面了。

關勝當機立斷,決定趁著賊軍長途奔襲,人困馬乏之時,率軍突襲其部,既試試賊軍的成色,也順便鼓舞城中士氣,穩定人心。

實際上,官軍連續行軍,也是非常疲乏,再加上即將完成紮營,已經有些洩了氣。

關勝部的狀態,比起“人困馬乏”的賊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但狹路相逢勇者勝,兩部人馬此時都疲乏,比的就是決心,誰的決心更大,更主動,誰就更有勝算。

搶的就是時間,倉促之間,關勝只聚攏了六百人,便匆忙出發了。

其人令剩下的四百人準備好了後立即出發,直接在南門外接應本部。

關勝的戰術非常正確,出擊的決心定的也極為果斷。

如果這幫賊人真是起事不足一月的烏合之眾,憑藉關勝的勇猛,帶著六百人,突擊剛剛趕到城下的賊人,還真有可能殺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可惜,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技巧和戰術,都只能是個笑話。

關勝的人馬剛剛繞到城東側,就撞上了王進派出迎擊其部的一千人。

關指揮使遠遠地看見賊軍裝備精良,陣型嚴密,即便在前進中也能保持基本隊形。

很明顯,賊軍的整體素質超出了本部很多。

其人雖然神勇,卻也知道在嚴密的陣型面前,武勇沒有半點價值。

近距離萬弩齊發,就算身披三層鐵甲,也能給你射成刺蝟。

關勝自知不敵,也不勉強,當即率部回身,準備先回小寨固守,等打退了賊人這波進攻,再伺機拆掉營寨回城。

結果,異變突生,南面煙塵大起,又有一支賊人大軍直奔小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