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原本打算送女兒入學,以求超脫階層的父母,逐漸打起來了退堂鼓。

這就是典型的客大欺店,小廟不敢容下大菩薩的道理。

只是現在,到了這一步,徐澤反而不好立即就出面處理此事了。

首先是李清照已經把話題炒起來了,她的一舉一動都是萬人矚目,

甚至比徐澤這個大宋頭號“反骨仔”受到的關注度還要高。

沒辦法,文藝明星的熱度就是比政治人物高,自古皆是如此。

嗯,後世某位建國同志除外。

再則,好男不跟女——

啊——不對!

徐澤有自知之明,大庭廣眾之下,他未必辯得過這位才思敏捷的大家。

徐某人平日裡裝得挺斯文,骨子裡卻是實實在在的粗人。

其人最擅長以勢壓人,話術打擊之類的粗暴手段。

但這種手段,對付起柔弱女子卻不好使。

萬一李清照受不了打擊,哭哭啼啼,甚至做出某些不理智的行為。

那場面,想想都頭大~

而若帶著趙竹嫻與其私下相見,這“緋聞”怕是很快就能傳到大理國去。

李清照這個身份,代表的不僅是本人,她還是“翹家出走”的趙明誠之妻。

這還是大宋,徐澤就算不為自己的臉面考慮,也不能不顧忌李清照的名聲。

其人考慮再三,還是放棄了現在就解決李清照之事的想法。

而是修書一封,派人去青州,尋在外浪蕩的趙明誠——趕緊把你媳婦領回家!

女學本來就不是當務之急,辦得好固然驚喜,暫時辦成了詩社?

就詩社吧——

正好可以用此事來麻痺大宋君臣,也不算全是壞事。

徐澤是爭霸天下的穿越者,要處理的大事多不勝數,不可能在女學一事上操太多心。

何況,當前,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亟待處理。

同舟社改組,並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後,

各職司的執行情況出現了層次,有高有低。

眼皮子底下的登州還好,靠共建會之前的組織慣性運轉,也不會有多大的事。

一海之隔的遼東,執行效果就差得遠了。

徐澤之前在遼東所見,皆不甚滿意,

少了同舟社原本的一套行政班子壓陣,

才過去幾個月,很多政策就開始變形走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