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穿新鞋不走老路(第3/3頁)
章節報錯
鄭成便將自己的長子鄭實、章元的長子章端等人,送給徐澤使喚。
經過幾年的鍛鍊,這幫青年都有了明顯的成長,
共建會的正常運作,海東的快速發展皆有他們的一份力。
對這些願幹事,有闖勁的年輕人,徐澤當然不吝賞拔。
章端已經就任籬州尉,鄭實再出任瀛州令,
兩個很簡單的人事任命,但在同舟社治下的影響極大。
小吏或小吏子弟出身的人,年紀輕輕就走上了縣尉、縣丞,
甚至縣令的“高位”。
這種不經都堂熬資歷,就能實現階層跨越的好事,
在大宋是不可想象的,一旦公開,對人心的震撼效果可想而知。
同舟社現在僅有趙遹、宗澤兩個正牌“文官”,
宗澤這個“科場孫山”還在試用考察期,很多機密暫時都沒讓他接觸。
趙遹不得不在很多事上,站在傳統文官的角度思考利弊。
對鄭實、章端等人的任用,趙遹就持謹慎意見,
提醒徐澤,此舉只能應急,不可作為常策,
否則,恐不利於同舟社日後收攬士人之心。
這一點,徐澤當然清楚。
就好比後世,某個行業的准入門檻是985博士,
你卻非要另行一套,公開使用藍翔技校生,
不僅拉低了你的企業形象,還打了所有從業者的臉。
除非你能用遠超同行的業績,證明你的選擇沒問題,
不然的話,不管是應聘者,還是合作方,
都不可能把你和同行擺上同等地位看待。
但以同舟社目前的“聲望”,吸引精英人才來投是想也別想,
總不能沒有“合適”的人選就不做事了?
再一個,大宋胥吏上升通道堵塞問題極為嚴重,已經到了不疏不行的時候。
不解決這問題,即使自己取得了天下,
若干年後,治下還會出現無數個“宋江”。
堂堂穿越者建立的政權,豈能延續這條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