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趴在這個王朝身上追逐利益的吸血者!

都不會真正在意升斗小民的利益!

放任武夫的權力不受節制,便出現了混亂絕望的五代亂世。

矯枉過正,重文輕武,就有了本朝的軍力不振,外辱不斷。

而且,就算重了文,輕了武,

文官也沒能把這個國家治理得更好,

而自廢武功後,大宋的軍隊,除了不能再像五代末世,動不動就造反外,

其他的問題,比起亂世中的藩鎮軍隊來,也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表面上看,

文官士大夫在本朝獲得了遠超前朝的地位,

甚至將禍亂天下的武夫都徹底踩在了腳下。

實事卻非如此。

雖然不懂“利益既得者”這個名詞,但身在官場底層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宗澤卻能理解其含義。

從利益的角度分析,

誰獲利最多,誰就握有真正的權力。

只要看看本朝每年鉅額的稅收,大頭用在了哪上面,就能清楚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困擾了本朝百餘年的“三冗”問題,正是冗官加冗兵之後,產生的冗費。

看清了這個王朝的本質,

再回想起自己這麼多年看到的種種怪相,基本都能找到合理的原因了。

這樣的大宋,文官得了“權”,武人卻掌握了“利”。

吃空餉是為了利,

小小的夏國打了百餘年打不下,也是為了利,

甚至臨陣殺敵,不得賞銀不放箭還是為了利!

沒文化的武人粗鄙,做事上不了檯面,

有文化的文人爭權奪利的噁心吃相,也好不到哪裡去。

新、舊黨之政爭,幾十年內朝政反覆改來改去,都是為了權與利!

現在這幫臣子陪著皇帝裝神弄鬼,同樣是為了權與利!

而處在中間的趙官家,

為了江山穩固,一直都在鼓勵臣子們爭權奪利!

就連“慶曆新政”“熙豐變法”,最終的目標也是“富國強兵”,本就沒有“民”的什麼事!